科研发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科研学术大讲堂rdquo
TUhjnbcbe - 2021/6/25 18:42:00
小孩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244418.html

科研学术大讲堂第二十三期圆满结束

为实现“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更快、更早地了解适应科研生活,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开展了科研学术大讲堂系列讲座。科研学术大讲堂是以“规模小、内容精、主讲专”为特色的区别于以往常规性讲座的一种创新型讲座。青年教师作为教师团队中的新鲜血液,有着思维活跃、善于创新的优势,活动邀请青年教师与研究生进行交流分享,不仅能让研究生了解每位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快速融入科研生活,还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科研氛围,为将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科研学术大讲堂第二十三期”于年4月9日19:30,在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B座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岩土与地下工程系青年教师刘燚,开展主题为“类节理岩体循环加卸载变形破坏机理与损伤本构模型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经验分享”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主办,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会学术交流中心承办,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四川大学分会协办。

刘燚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目前的研究方向和阶段性学术成果,并重点介绍了自己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内容和所获荣誉奖励。刘燚老师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类节理岩体循环加卸载变形破坏机理与损伤本构模型”,主要研究了“不同荷载参数作用下类节理岩体疲劳力学特性”、“不同几何构型类节理岩体疲劳力学特性”等关于类节理岩体的前沿热点问题,该博士论文荣获“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多项荣誉。

紧接着,刘燚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经验。她指出,学术研究是一件严谨严肃严格的事情,需要同学遵照规范去践行,学术研究的过程分为科学问题的发现、文献调研和研究方案的确定、研究手段的选择、探究研究内容的创新点和特色、形成研究成果五个阶段,刘燚老师按照这个五个阶段从科学问题从何而来、文献调研如何开展、研究方案如何拟定、学术论文如何撰写这四个主题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研究生阶段顺利开展科研训练。她认为,文献检索的意义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以确定研究的创新点,并向同学们推荐了检索文献工具以及如何获取一些数据库无法检索到的文献资源。

最后,刘燚老师就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她认为,一篇高水平文章需要回答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二是要怎么做这个研究,三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四是研究意义所在。同时,刘燚老师指出论文的写作除了把创新点摆在第一位,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尤其是英文文章。另外她就论文中的图表处理方式和原则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向同学们推荐了图表绘制工具,她认为图表检验了一篇文章水平的高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刘燚老师最后就论文结构及写作顺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一篇好文章的出现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希望同学们不要畏惧困难,只要做好前期的基础工作,脚踏实地,勤于思考,一定会有收获。

进入提问环节后,同学们踊跃发言,围绕“如何增强文章可读性”、“如何提高检索文献效率”等相关问题向刘燚老师求教,刘燚老师一一解答。

END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四川大学分会任爽

宣传媒体中心李金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科研学术大讲堂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