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术前沿深大近期科研成果一览
TUhjnbcbe - 2021/5/7 19:36:00

生命律动,研究不断

深大师生,勇于探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近

深大的科研团队研究出的重要成果吧!

一、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范平教授团队

在多个期刊连续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近期,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范平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连续发表3篇有关热电材料性能优化的研究论文。范平教授团队近年来致力于热电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原位生长高质量纳米结构热电薄膜及通过复合调控提升材料热电性能等新途径和新方法,为高效热电器件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针对n型多晶SnSe热电性能不高的现状,本团队与澳大利亚陈志刚教授合作,首次通过在Pb/I双掺杂的SnSe基热电材料中引入二维WSe2纳米颗粒形成WSe2/SnSep-n结。这些p-n结的作为能量过滤屏障和声子散射中心大大优化了n型SnSe多晶的热电性能。成果以"Two-dimensionalWSe2/SnSep-njunctionssecureultrahighthermoelectricperformanceinn-typePb/ICo-dopedpolycrystallineSnSe"为题发表在国际物理学领域顶级期刊MaterialsTodayPhysics(JCR物理一区,影响因子:10.44)。陈跃星助理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范平教授和郑壮豪助理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而鉴于CoSb3薄膜热电性能难以获得有效提升的研究瓶颈,本团队利用高温原位生长技术,并利用能带工程和微结构的多重调控,最终实现了高热电优值CoSb3薄膜的制备。成果以"Rationalbandengineeringandstructuralmanipulationsinducinghighthermoelectricperformanceinn-typeCoSb3thinfilms"为题发表在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NanoEnergy(JCR物理一区,影响因子16.60)。郑壮豪助理教授与敖冬威博士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范平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在低成本热电薄膜材料研究方面,本团队采用Cu离子注入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Cu2Se薄膜的制备,将Cu2Se薄膜的功率因子提升至9μWcm-1K-2,是目前采用溅射法所制备的最高值。成果以"a-Cu2Sethermoelectricthinfilmspreparedbycoppersputteringintoseleniumprecursorlayers"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环境领域顶级期刊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JCR工程环境一区,影响因子10.65)。范平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小兰同学为论文第二作者,郑壮豪助理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基金支持: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A和A)、深圳市先进薄膜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项目(ZDSYS)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前沿深大近期科研成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