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培养问题意识,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TUhjnbcbe - 2021/4/28 16:56:00
北京荨麻疹医院那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研究小组班级:一(10)班

研究小组成员:王文曦方一宁吴悠虞彦霏

指导教师:舒畅

团队人数:5人

研究选题:

国家记忆永刻我心

——“两弹一星”科学家研究

培养儿童问题意识,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力学小学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思想。我和一(10)班的4名同学组成了“科学家精神”研究团队。虽然是春节假期,我们的研究热情依旧不减,新的一年,发扬“三牛精神”,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牛,我们研究小组也争做乐于研究的小小创新牛!

研究的第一步

一定是问问孩子

一年级的小米粒们第一次接触儿童研究,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儿童研究是新鲜的,同时也是陌生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先请孩子们在研究之前,阅读这样两本书——《科学家精神—爱国篇》《儿童研究方法条》。

很快,我们的线上小组会议开始了!研究的第一步就是问问孩子。在研究前,你已经知道什么?你想研究什么?你想和谁一起研究?你喜欢用什么方式研究?你希望老师提供什么帮助?

我们就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开始头脑风暴,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小米粒们非常可爱,畅所欲言,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统统说了出来,只有有了深入的思考,才会有研究中的问题。

你想研究哪位科学家?

1.吴悠:每个科学家都有一个无私奉献的精神,赵九章同志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

2.王文曦:邓稼先求学报国,潜心原子弹理论设计,将自己的智慧、个人幸福及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中国的国防事业,终生无悔,是“两弹一星”功勋,入选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3.方一宁:钱三强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世家,青年留学巴黎,求学时异常勤奋刻苦,始终心念祖国,学成后回国把全部精力贡献给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为国家奉献全部力量。

4.虞彦霏:郭永怀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方面的成就为世界公认,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空气动力学家。

你喜欢用什么方式研究?

1.吴悠:查电脑,去图书馆,参观南京科技馆。

2.王文曦:网络查找资料,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制作思维导图,参观南京科技馆。

3.方一宁:网络查找资料,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制作思维导图,参观南京科技馆。

4.虞彦霏: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梳理文章脉络,画出思维导图。

追踪研究中

未解决的问题

很快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一年级的小米粒识字量有限,对于阅读两本书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你们看,我们通过亲子共读,做标注,听录音,看视频多种渠道解决研究伊始遇到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仍一直追踪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孩子们已经能流畅地朗读科学家的故事,老师和家长在研究过程中,欣喜地看到了小米粒们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的意义就是见证小米粒们的成长,你们看,他们读得好听吗?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4人小组围绕研究主题,再次研究讨论,这一幅幅作品就这样诞生啦!

刨根问底

呵护好奇心

研究小故事1

在研究科学家邓稼先的过程中,王文曦提出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的问题。为了让王文曦记住原子弹对于中国的意义,爸爸告诉她,中国掌握核武器后,超级大国就不敢对中国进行核威胁和核讹诈了,拥有原子弹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接着王文曦又提出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的问题。爸爸带着王文曦上网查阅了美国在广岛投放第一颗原子弹的信息:广岛城市中心12平方公里内的建筑全部被毁,全市房屋毁坏率达70%以上,死亡和失踪人数人,受伤人数近10万。看到这可怕的数字,王文曦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原子弹会不会被打来打去,这样我们不就都完了吗?针对这个问题,爸爸和王文曦开始讨论如何保护和使用原子弹。并向王文曦介绍:我国拥有核武器是有原则的,1、核力量维持在保证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不像美国、俄罗斯拥有几千枚。2、我国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在战争中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看着王文曦似懂非懂的点头,爸爸继续对她说:邓稼先正是在学成之后毅然回国,毕生奉献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为中国“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让我们国家在困难时期研制出原子弹,不被当时的超级大国所胁迫,并能在世界上有一定话语权。所以我们现在也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向邓稼先爷爷一样,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报效祖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小故事2

在研究科学家钱三强的过程中,方一宁牢牢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叫“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正是因为钱三强一直心念祖国,才在学成后毅然归国,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小朋友不是很明白什么是“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妈妈告诉她,这句话是法国的一位科学家,名字叫巴德斯说的,是巴德斯拒绝接受发动对法战争的德国所颁发的一个奖项时说的,因为作为一名法国人,他不能接受对祖国侵略者给他颁奖。

这句话的意思是:

科学是一种思想,思想有多远,你就可以走多远,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你愿意学习,肯努力刻苦,就可以学到很多科学知识。就像钱三强一样,在求学过程中不远万里来到法国巴黎,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科学核物理。

科学家是研究科学的人,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要受制于所在的社会,社会也为了科学家提供相应的研究条件,所以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院要心念祖国,要以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来报效祖国,要担负起祖国繁荣富强的重大责任。

钱三强正是如此,他虽然在法国求学,但是学成之后知道祖国的发展、特别是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亟需人才,钱三强和夫人毅然回国,毕生奉献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成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小朋友也要认真学习,勤奋刻苦,将来才能成为科学家,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小故事3

在研究科学家赵九章的过程中,吴悠总会提些小问题,妈妈,卫星能做什么呢!妈妈会带她一起查阅资料,她会了解,中国现在的人造卫星用途广,并且种类繁多,科学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进行大气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实验或测试的卫星,如中华卫星一号、哈伯。通信卫星:作为电讯中继站的卫星,如:亚卫一号。*事卫星:做为*事照相、侦察之用的卫星。气象卫星:摄取云层图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卫星。资源卫星:摄取地表或深层组成之图像,作为地球资源探勘之用的卫星。星际卫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进行探测照相之卫星,一般称之为「行星探测器」,如先锋号、火星号、探路者号等。

我国已是世界上的航天大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众多的国产航天器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从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跃上太空到年末,我国用自己研制的12种长征运载火箭分别从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地发射了57颗国产卫星和5艘国产飞船。

吴悠对于有些名词都是第一次听到,但是却是很感兴趣的去翻看书籍资料,我相信在这一次亲自共读中会让她知道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秉持着对祖国的最崇高的敬仰,也让吴悠对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者致敬。

研究小故事4

郭永怀,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为中国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实验工作均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跟孩子研究郭永怀的事迹时,我们都在感慨为什么这位科学家能够得到如此多的的殊荣,为什么他能在自己从事的各个领域都能做佼佼者?

随着我们深入地研究,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传奇人生徐徐展开。因他见过太多的杀戮,自己的同胞被人欺凌,他觉得只有具有强大*事力量的国家才不会挨打,航空工程才是切实的救国之路,少年时,他就将心爱的光学转向航空工程;在海外留学回国时,他从抽象的理论转向实用性研究;回国后,他又从航空学转向核武器研制。当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他总是坚定地选择急国家之所需的艰辛道路。

在郭永怀心里,国家是至高无上的,他心系中国,本可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做教授,跟妻子享受着宁静而幸福的生活,可以居住花园别墅,拿着高新工资,开着高档轿车。可是,他放弃了这一切富足而优雅的生活。希望所有的中国同胞过上尊严而幸福的生活,希望中国强大是郭永怀心中的归宿。尽管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贫穷落后的祖国,为了能顺利回国,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讲义和科研手稿付之一炬,当他将饱含十几年心血、几近成书、像孩子一样的手稿,一页一页地投入火炉之中,谁又能体会其中的百般滋味。只要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只要能为祖国奉献,这一切都无怨无悔!

为了国家的科研成果,郭永怀付出很多的心血,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研制试验核导弹,常住力学所,把力学所当成自己第二个家,夜以继日地可言,他真的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郭永怀奉献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牺牲了本可以在美国过着富裕无忧的生活,在国家利益面前,他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后来他在回北京的途中,飞机失事了,临死前,他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自己的身体保卫者国家绝密的资料。看着这里,我跟孩子都泪目了,郭永怀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无私奉献,以身许国”这八个字。

也许这就是英雄的精神,也许这就是“两弹一星”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

通过《科学家精神》主题研究,小米粒们喜欢研究、爱上研究。研究,不在于“精”,而在于“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和家长陪伴儿童一起研究,呵护儿童研究的好奇心,才是儿童研究的本意,才是真正的研究。

撰稿:舒畅

审稿:陈芳

往期回顾: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年寒假儿童研究小组与导师团诞生记

如何合作研究——64个研究小组的行动建议

科学家精神儿童研究系列指导(二)

“科学家精神”儿童研究三步走——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三)

优质选题与规划是好研究的开始

年寒假儿童研究指导(四)

优势选题法,推开儿童研究的门

年寒假儿童研究指导(五)

儿童研究停滞不前?看看这个小组是怎么做的吧!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六)

挖掘“科学家精神”:打开搜索途径,不做资料“搬运工”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七)

开展一场有关科学家”爱国情怀”的研究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八)

带着热爱做研究尝试挑战“不可能”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九)

研究要“反复回头看”,不断向前进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十)

做好研究中的每一件小事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十一)

用科学的精神研究“科学家精神”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十二)

理不清研究思路怎么办?先从“做”开始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十三)

“小问号”“小细节”“小对比”:串起儿童小研究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十四)

做好规划,阶段小结,适时发布

年寒假儿童研究系列指导(十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养问题意识,呵护孩子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