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搭建导师与同学沟通的良好平台,做到早交流、早反馈,促学习、促提升,提高全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3月18日下午,河南大学——漯河市中心医级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师生见面座谈会在办公楼五楼会上举行。院长王海蛟、副院长付秀虹、杨秀慧、刘东亮,硕士研究生导师、带教老师代表、级硕士研究生、科教科、办公室等科室人员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科教科副科长魏俊涛主持。
座谈会上,硕士研究生代表张国辉、马晓蕾、夏梦丽、刘倩倩分别分享了自己近半年来在院学习、培训、生活方面感受和心得体会,并向导师们汇报了下一步学习计划。医院学习这段时间收获很大,老师们给予亲切教导,医院在生活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医院和老师的帮助。
导师代表王海蛟教授、付秀虹教授、杨秀慧教授、刘东亮教授分别做了点评,并介绍学生培养计划、培训目标、科研设计与实施等。
导师王海蛟教授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要加强临床“三基”学习,注重临床和实践相结合、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从小入手、从细节入手、从规范入手锻炼自己的临床技能。二是要高水平、高质量完成病历书写,病历书写一定要严谨求实,客观全面。三是要加强科研培训,锻炼科研思维、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现个性化数据,学会创新。同时嘱咐学生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科学的态度,加强医德修养,全面提升自己。
导师付秀虹教授指出要具有健康管理理念,研究生期间要锻炼临床思维能力,扎实基本功。要不懂就问,用心学习,一辈子坚持学习。在不经意的学习中,收获是意想不到的。
导师杨秀慧教授也对同学们寄予了厚望,希望同学们确定目标,有大爱,有格局,为目标不屈不挠,付出努力,才会成功。还指出临医院的“两条腿”,加强科研培训,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要用在病人身上才是有意义的。
导师刘东亮教授勉励大家珍惜宝贵的求学机会,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研究生要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英语书写和口语表达能力;有科学的临床思维、扎实的“三基”基本功、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有独立的临床工作能力。同时要具有科研能力,从简单的科研项目中学习科研方法,而且要。
带教老师代表李玉伟、王齐超、张清伟、谢桥涛、王浩然、陈万宏等也对同学们在临床培训带教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最后,王海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同学们对老师尊重,对教导认同,老师对同学们关心、关爱,体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这次座谈会也为下一步研究生培养、学习、阶段性考核提供了管理上的思路,科教科下一步要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制定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专人负责研究生相关事宜。同时加大对研究生的培养力度,除学校安排的课程以外,定期进行学术报告,开展科研课题发现、选择、设计、科研方法、数据分析等课程。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交流、沟通。希望同学们能够学有所成,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座谈会后,研究生与导师、带教老师进行了合影留念。
◆◆◆◆◆
医院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