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最新发现中国科研团队新冠病毒已突变,有
TUhjnbcbe - 2021/3/31 16:19:00

新冠病*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已于近期产生了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

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

L亚型更为普遍

据悉,此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theoriginandcontinuingevolutionofSARS-CoV-2)。

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个新冠病*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病*株已发生了个突变点,而且多数是近期产生的。该研究揭示:新冠病*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个属于这两个亚型。从占比上看,L亚型更为普遍达到70%,S亚型占30%。

S亚型相对更古老

论文作者认为,根据新型冠状病*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

论文称,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RNA基因组的第位点,L亚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亚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比较,作者发现S型新冠病*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

L亚型在武汉暴发的早期阶段更为普遍,而L亚型的发生频率在年1月初后有所下降。作者认为,人为干预可能对L亚型施加了更大的选择性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干预,L亚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和扩散得更快速。另一方面,由于选择压力相对较弱,在进化上较老且攻击性较小的S型可能在相对频率上有所增加。

这些发现意味着,目前迫切需要结合基因组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年冠状病*病患者临床症状图表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全面研究。

大部分患者只感染一个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样本显示,大部分患者只感染了L亚型或S亚型中的一个。但其中一位近期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出的病*株,显示其可能同时感染了L型和S型新冠病*。不过,作者表示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

(来源:澎湃新闻、人民日报)

—END—

监制:田东锋

审核:刘菁

责编:李旌

编辑:之也

栏图:贾怡

陕西*协

*治协商民主监督参*议*

长按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发现中国科研团队新冠病毒已突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