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翁梓霞、朱华墩、张子曦、谭璇、张志云
指导老师:郭丽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为强化高校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而设立的全国性项目,包含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各类别之下分设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
就年的情况而言,国际翻译学院推荐的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数量分别为1项、1项、3项,乍一看可以获得立项的队伍似乎不是很多,但事实上由于当年申报的团队较多,学院特别设立了院级项目,并且提供的资助金额和校级项目相当,可以看出学院层面对本科生做科研还是相当支持的。
为什么要申报大创项目?
可以说,如今在大学里大创项目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优秀学生的标配,拔尖学生手握两三个国家级项目也是常有的事情。从比较功利的角度来看,主持或者参与项目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评奖评优,也能为将来的升学或就业增色。在去年的保研季里,主持科研项目+论文让我在某高校获得的背景评分比其他入围的学生高了20分,在各校的推免面试中,我也不只一次被提问到科研的相关问题,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视可见一斑。除了这些利好,大创项目还有助于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等。
如何确定大创项目选题?
(仅针对学术性项目)
我认为选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方向是否新颖且具备研究价值;
2)成员是否感兴趣;
3)是否能够和未来的升学/就业结合起来;
4)能否找到擅长该方向的导师。
如果想要申报学术项目但是暂时又没有好的想法,已经确定好大方向的同学建议到知网等论文网站根据关键词搜索相关论文,没有定好大方向的同学可以多留意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