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缅甸北部的克钦琥珀形成于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是恐龙时代目前发现的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琥珀生物群。该古生物群报道的昆虫类群尤为丰富,包括一些具重要演化意义的灭绝支系。日前,中国科研团队在古昆虫学杂志《Palaeoentomology》报道了华翅蝉科一华翅蝉科新属种——穆氏琥珀华翅蝉(Electralamuae)。
华翅蝉科为沫蝉总科灭绝的原始基干类群之一,仅报道于我国东北中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和缅甸克钦琥珀生物群。华翅蝉科某些种类可能具有一些特化的形态行为习性,如社会/亚社会性、育幼行为、孤雌生殖等。新描述的穆氏琥珀华翅蝉为克钦琥珀华翅蝉科已知的第七个属,第八个种。该新属种区别于已知华翅蝉最明显的特点是头部极大,仅略窄于胸部(前胸背板)。
此次发现,对于探究地球白垩纪曾经出现过,而后灭绝的生物类群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为华翅蝉在一亿年前的演化历程的探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也揭开了一种在地球上中生代出现,而后消失不见的物种的神秘面纱。
穆氏琥珀华翅蝉种加词献穆向华女士,以感谢她在缅甸琥珀收集工作中给予的诸多帮助。
夏虫冰工作室的管理者卓德先生,参与了此次科学研究并为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这枚精美的琥珀模式标本收藏于北京夏虫琥珀博物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