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达人·人物志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踏入华园
面对科研难题
胡艺洁总是不放弃
脚踏实地、笃行不辍
博士期间
保持初心
抓住有限的时间和生命
做出更有意义的事情
展望未来
她将一直前进
把思辨当成基本的人生态度
保持开放的心灵和理性的思维
去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物简介
胡艺洁,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级直博生,本科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后保研直博,研究方向为生物质材料。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总影响因子63.4,H指数15,申请发明专利2件,授权1项。
在校期间曾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华南理工大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奖项,并获何镜堂科技创新奖、国家奖学金、优博创新基金、挑战杯广东省赛一等奖、广东省材料创新大赛分赛区一等奖及总决赛二等奖等奖项。
▲胡艺洁所获部分荣誉(左滑查看完整内容)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老生”的胡艺洁备受瞩目。“我们是后浪,我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胡艺洁作为科技创新代表参与了《奔跑吧,后浪》诗歌朗诵。从生物质的衍生材料到可穿戴的传感器件,胡艺洁致力于将新时代的科技力量注入传统行业之中,用科技创新推动前沿领域的高速发展,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让梦想照进现实。
▲胡艺洁在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朗诵
1
坚定所爱:华园八载春秋
“我是谁?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个人目标我需要做些什么?我现在的前进方向是否正确?”本科直博的胡艺洁,在华园第八个年头,依然习惯去追问与反省自我。
▲胡艺洁的本科毕业照
年,怀揣着“用可持续能源解决未来中国能源需求不足”的志向,胡艺洁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天道酬勤,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本科四年中,见证她成长的不仅是一路走来的荣誉,还有自己手写的二十几本笔记,记录着过往的学习与思考,也搭建起了科研路上的阶梯。
带着对专业的满腔热忱,她矢志不渝地将热爱贯彻到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中。年,胡艺洁放弃了保送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免试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选择了热爱的方向,直博华工,追寻自己的环保梦。
▲胡艺洁参加材料创新大赛的小组合照
“读博并没有那么难或者了不起,我只是选择了一条自己更愿意走下去的路。”科研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但这是她热爱的领域,因此胡艺洁总能享受着每次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通过击败这些难题一步步“升级”“进化”,在自己热爱的生活里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强大。
2
永葆好奇:向大自然取经
胡艺洁眼里的科研,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更是带着好奇的眼睛去探索自然世界的大千奥秘。“如何使脆性的碳变得柔软?”这个问题一度让胡艺洁困惑不已,而春日里嫩叶的发芽让她灵感喷涌而出。“叶脉会撑起叶片舒展开来,如果碳也是这样的结构会怎样呢?”从植物资源利用出发、从原料结构分析着手,胡艺洁和她的科研伙伴们以“坐冷板凳”的心态迈开步伐继续向前探索。
▲胡艺洁在实验室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不断的试错实验,微观结构的推倒与重建,她挑选出合适的生物质作为脉络骨架支撑,并采用二维材料充当“叶片”填料,这样的材料不仅实现了柔性,还具备灵敏的生物信号检测功能,在医学领域上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用好奇的眼睛观察自然,大自然也会回馈你无限可能性。基于这项研究,胡艺洁在Adv.Funct.Mater.,J.Mater.Chem.A,ACSAppl.Mater.Interface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
▲胡艺洁发表的学术文章
“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能够和大自然打交道,会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硕果累累的背后,是胡艺洁对专业领域的无限热爱,是专于一事的科研素养,是精益求精的匠人之心。在自然世界的探索中,胡艺洁也在寻找自己的意义与价值,现在她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