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疫情下的中国力量阎姝教授危难时,又见遍地
TUhjnbcbe - 2021/2/26 5:52:00

“人生总有一些时刻,值得我们奋不顾身;总有一些宛若星辰的光亮,普照大地,赋予我们在艰难中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国内新冠病*肺炎疫情控制已取得战略性胜利,但在疫情防控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将一直传承。“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那些“逆行者”伟大的身影,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换来了今日的祥和与平静。本报特设“疫情下的中国力量”系列访谈栏目,邀请国内多学科领域医学专家,讲述抗疫心曲,传递中国力量。

著名药学专家——医院阎姝教授,以出色的专业实力、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带领团队一路成长、发展、壮大;疫情期间,更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与团医院的正常药品供应和用药安全,更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防治作用,彰显了药学人员的专业与担当。本期我们特别采访了阎姝教授,分享团队管理和药学人才培养经验,回顾抗疫经历,传递药学“中国力量”。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导读专家介绍

阎姝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医院药学部主任

天津市“”人才第一层次人选

“”中西医结合治则与方药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科分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常务委员

医院药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医院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院全国老年药学联盟理事

天津市抗衰老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药学专家协会第一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中药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台儿庄药典博物馆药品标准与中药使用工作委员会委员

医院药学管理工作,擅长中药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药理学等研究,具备对国内外药学发展动态的前瞻性、创新性的科研能力。近5年主持天津市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1项、天津市科委课题1项、天津市卫生局攻关课题1项、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天津市科委课题1项。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8篇,获得专利授权3项,翻译专著2部,任《中药材》、《天津药学》等杂志编委

阎姝教授访谈视频

顺应时代要求,担负时代使命——药学服务由供应型向专业型迈进

Q1:您认为新时期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阎姝教授: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策的不断调整、对合理用药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药学服务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供应型向现代化的专业型转化,是对药师地位的提升,同时也对药师提出了更全、更精、更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尤其在今年上半年,由于新冠病*肺炎疫情影响,国家推出了慢病管理(例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长处方*策,对审方药师也是新的挑战。国家出台了处方审核的相关管理条例,作为审方的第一责任人,审方药师肩负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起、完成好这份责任和使命,首要前提是足够的、精准的专业技能,这也是未来药师的立身之本。除了处方审核,还包括患者用药教育、临床病例点评等,都需要临床药师作为治疗团队核心成员去提供专业意见、贡献专业力量,为合理用药把关、保驾、护航,同时还要兼顾经济因素等等。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扩建专业队伍,提升核心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

Q2:您带领的贵院药剂科团队对青年药师的培养有哪些特色?

阎姝教授:由于目前全国的药学领域都处在转型和过渡阶段,要求和目标提高了,但还需要时间去达到和匹配,核心措施主要集中在准入标准的提升、队伍规模的扩建和规范化培训的强化。规范化培训也是队伍扩充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临床药师的数量需要快速增加。国家也开设了临床药师培训机构,医院也在早年就成功获批为“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每年会面向全国招收一定数量的学员、履行基地的培养职能。

规范化培训方面,在科室获批“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资格以前,从年起我们就逐步将本科室药师送到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参加不同专业的培训,覆盖了肿瘤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感染科、肠外营养科等等。培训合格归来的人员还要继续参加师资培训,因为要成为培训基地,必须具备足够的临床药师师资力量进行带教工作。前面提到,国家也非常重视临床药师的加速培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年启动了“临床药师紧缺人才培训”项目,本科室今年也派出了年轻药师去参加。医院,除了培养西医临床药师,我们也同样重视中医临床药师的培养,目前本科室已有一名已经完成、一名正在进行培训的中医临床药师,医院实际临床需求酌情扩增培养。

审方药师也是当下的重点培养对象,早年国家也有一些公派出国培训的项目,可见对此的重视程度。本科室调剂部门人员都会定期参加天津市举办的审方药师规范化培训。此外,我们的信息化药师也在定期参加全国的培训。其实药师的日常工作负荷已经是非常大、强度非常高、节奏也非常快,但为了顺应时代要求、跟上药学领域发展步伐,我们只能尽量去协调人员安排、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接受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和空间。

做研究,让你的工作充满热度,让你的灵*永远在高处

Q3:您认为青年药师应如何兼顾日常工作与科研?

阎姝教授:随着药师学历水平的整体提升,他们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就已培养和建立了一定的科研基础和思维,参加工作以后,科室有成熟的“传帮带”体系,医院有丰富的科研平台,我们药学部也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立项”,科研条件是充分具备的。

科研方向上,药学领域其实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值得做。其一,我一直强调大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去设计研究项目,例如与临床医生去共同完成新型制剂的研发,根据临床药师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发现和反馈的相关问题去探索。其二,我们有自己的制剂室,现在国家也高度提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等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我们也有很多值得深入尝试和挖掘的课题。其三,药品综合评价,包括药物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特点、现有适应证的合理性、抗菌药物耐药菌株流行特点等。这方面目前在国内做得非常好医院翟所迪教授带领的团队。我现在也派了本科室的药师去翟教授团队学习、取经。其四,充分利用在线审方的大数据平台,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其五,利用APP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患者用药教育也是药师可以深挖、研究的领域。其六,荟萃分析这类系统评价是各个岗位药师都可以主动去做的一些科研工作。其七,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带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会做一些基础研究。我们有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这样一个占地达平方米的大平台,拥有全国唯一的质谱流式技术平台,实验设施、设备非常齐全、先进和便利。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Q4:贵科室在人才梯队建设和培养方面有哪些重要经验?

阎姝教授:本科室目前共有80余名药师,分设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煎药室、制剂室等很多部门。前面提到,大家的工作负荷和强度都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的各种培训、交流、会议都只能安排在中午的休息时间,比如每周定时的科研课题汇报和讨论。此外,我们设立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定期的质量检查后,会发现、整理出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通过“传帮带”去帮助青年药师尽量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对于有科研价值的问题,我们会引导和鼓励大家去查阅文献、设计课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更需要的是去做一些引领性的工作。

人才梯队方面,比较欣慰的是,本团队副高及以上级别的药师已经很多,日常工作中,他们可以带组、带小团队;教学工作上,他们可以带学生,包括我们作为培训基地招收的学员,更好地壮大我们的临床和科研队伍力量,协助完成一些病历资料搜集整理的任务。

总体而言,药学人员是非常辛苦的,当然这也是医务工作者的共性。据了解,美国某些专业的医生(比如神经内科医生)平均每周工作时长长达小时。选择了这一行,就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要成长、要发展,也必定要有艰辛的努力和付出。

危难时,又见遍地英雄;风雨后,犹以大爱护众生

Q5:回顾您前期的抗疫工作体会,药剂科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阎姝教授:医院,我们在疫情期间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首先,住院率居高不下,来就诊的很多患者都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术后需要继续住院治疗、观察、康复。因此,我们的常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同时还需要调派人手去兼顾发热门诊的轮值,人员非常紧缺,大家的工作强度也得不到正常调剂。一方面是面临频繁接触患者的感染风险,同时自身的体力状态、免疫状态也都不利于对新冠病*感染的防御,心理压力、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此外,医院,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作用,要制作汤剂提供给疫情一线和后方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煎药室的同事都是不计回报地整夜加班完成。同时,天津市在当时开设了慢病长处方线上用药咨询,我们的临床药师也都积极地守在线上,尽力为患者解决用药问题,保障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正常治疗。

每次回想起疫情期间的那段时日,仍有很大的触动、很深的感动、很多的心疼,我们药剂科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在无私、竭力、不舍昼夜地付出,发挥了药学人员应尽的专业力量,更展现了专业背后的温度与担当。这一场战“疫”的胜利真的是来之不易,有血、有泪、有汗,作为中国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之一,我感到骄傲,更加为我们优秀的团队自豪!

了解更多信息,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下的中国力量阎姝教授危难时,又见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