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抗争已有一年多。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从“吹哨人”的孤勇到全民的众志成城,从前路未卜到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共同经历了茫然与绝望,也不断企盼着新的希望。
回望年中国的抗疫斗争,中西医结合是一大特点,中医前所未有地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仍未停止,斗争依然严峻。此文一方面是为了宣传中医抗疫的贡献,另一方面是希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为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的主要依据是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中医
二、为什么是中医
三、中医带来了什么
四、先进典型
五、中医药事业的未来
六、几点结论/感受
1
什么是中医
据张伯礼总主编的《百年中医史:-》,中医学是“起源、形成于中国的具有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到近代初期,中医学已发展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确切临床疗效、浩瀚医药文献、东方文化底蕴丰厚的医学体系。
董竞成在《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中提出“大中医”理念,即中医学是包括汉医、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苗医、回医等中国各民族传统医药在内的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统称。
为了更加明晰中医的有关概念,结合有关著作和《人民日报》论述,简单进行说明。
01
中医与科学
近代以来,就出现过中医药存废之争,关于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一直存在。《人民日报》指出,中医具有科学性。
中医针灸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针灸临床应用原理。
——白剑峰,王君平:《中医的科学性不容否定》,《人民日报》年3月13日第9版
习近平在讲述伟大抗疫精神时,其中一条就是“尊重科学”。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年9月11日
国家有关部门也在不断规范中药管理,将人用经验、中医理论和临床证据的结合,突出其科学性。例如,今年9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把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加减化裁的中药复方制剂,纳入古代经典名方管理。
02
中医与西医
中医药学科体系存在与现代西方文化的不相容性,二者基于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医”这一称呼就是西学东渐后,人们为了与西医相区别而出现的。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唐。年,医院,西医正式传入中国。
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势,也有碰撞、交融。对疫情防治而言,西医的优势在于鉴定病*、研制疫苗以及对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等;中医的优势在于调控机体、增强抵抗力。我国是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
(图自纪录片《本草中华》)
03
中医与传统文化
避开科学之争,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认识和研究中医是一大趋势。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
——王君平:《遵循规律,让中医药根深叶茂》,《人民日报》年11月28日第5版
今年7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在京成立,中医药委员会旨在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
目前,中医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遭受“不科学”的质疑、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困境,以及现有医疗体系的不完善等。
2
为什么是中医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中医临床效果的有效性也大大增强了社会对中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