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科技处联合人事处特邀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教授为我校青年科学家们举行一场题目为:《金属材料的表界面配位化学:科研“意外”发现之旅》的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在报告中郑南峰教授介绍了其年回国后的科研经历。在工作后的遇到一些“意外”结果帮助他不断凝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金属材料的表界面配位化学。报告重点讲解了其以近期发展的铜防腐新方法,介绍了他如何从科研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发现,一步步理解背后的机理,并最终形成全新的方法与技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中旬出版的Nature正刊上。
江云宝副校长参加本次交流会,会上他寄语青年科学家,要向郑南峰教授一样保持对科研的真心、初心、好奇心和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保持开放交流、协作包容、实践理性的科学精神。不唯“帽子”、不唯论文,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
交流报告中,各位青年科学家还就如何深入挖掘科研实验发现、培养和保持学生对科研兴趣、平衡科研和行*管理时间等问题与郑南峰教授进行探讨和交流。
报告会由科技处谭忠处长主持,人事处李*处长、陈洪敏副处长参加。
报告人简介
郑南峰教授,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年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化学博士学位。-年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年被聘为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年获国家杰青资助,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表界面化学的研究,已在Science、Nature、NatureMater.、NatureNanotec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被引00余次,h-指数82。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首届科学探索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青年科学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日本东京大学Zasshi-kai讲席奖等奖项。现任ACSCentralScience副主编,Chem.Rev.、Acc.Chem.Res.、Chem、Joule、NanoResearch、SmallMethods、中国科学-化学等10余种期刊的(顾问)编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