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助力教科研,共商共研共成长
——藏书实验小学期末教科研会议纪实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12月28日中午,我校召开了期末教科研会议。本次会议由教科室副主任吴唯唯老师主持,邀请了郁丽芳主任和蒯灵燕老师为青年教师分享课题研究的经验,并成立了藏书实验小学孙子文化研究小组和陶行知研究小组。
教务处郁丽芳副主任从微型课题的选题这一角度出发,向我们分享了如何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挖掘选题。郁老师强调,微型课题相较于规划课题,就是平常意义上把范围进一步缩小化,重在一个“微”字,在“微”中见真知。结合数学组的研究课题,郁老师为青年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中挖掘微型课题的选题提供了三条思路:一是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来,二是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产生灵感,三是在阅读反思中明晰课题。
蒯灵燕老师提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后,要先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判断选题的价值与意义,这样才能选好微型课题。同时,蒯老师以近两年各学科区级优秀的微型课题为例,阐述了微型课题的选题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热中求冷”,“小题大做”,切勿随大流,盲目跟随热点。另外,她以自己的微型课题为例,向与会教师详细讲述了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的方案。
随后,杨丽丽老师宣读了藏书实验小学孙子文化研究小组成员名单,并作讲话。杨老师结合吴中区教育局“《孙子兵法》进中小学课程”相关文件的要求和自己对中高考题的研究,提出几项工作思路,如开展孙子文化节、书法兴趣小组等,强调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国学知识,使孙子文化得以弘扬,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接着,吴唯唯老师宣读了藏书实验小学陶行知研究小组成员名单,周校长为12名陶行知研究小组成员赠书,并一同上台合影。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是江苏省陶行知实验学校,今年吴中区联合了12所陶行知研究学校的中小学,成立了陶研共同体。每年的教科研活动中,有多个活动都是与陶行知有关的,如论文评选方面的师陶杯、行知杯论文,以及陶研小故事评比。此次周校长所赠的书为“行知伴我成长”系列丛书,旨在鼓励青年教师研读经典教育专著,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并作出一定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教科室王春华主任作了讲话。王主任认为,每位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做到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并驾齐驱。同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青年教师应当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尤其是在听课、研课后,提炼教育教学经验并内化,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这样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与成长。
最后,周校长对本次活动作以总结。周校长提到,青年教师应时刻谨记我校“开智、开慧”的教风,努力学习并深入贯彻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将“智慧教育”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以教师的成长助推学生的进步。
1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说过“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你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走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相信本次教科研会议后,青年教师一定会加快成长的脚步,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入手,不断实践、探索、反思,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化,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超越,凝心聚力助推我校教科研的发展!
图片:贾逢旗
文字:李慕华
编辑:朱艳秋
审核:教导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