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转载他是尹建莉的教育知己,给学生l
TUhjnbcbe - 2020/12/24 2:06:00
编者按

“李老师开了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先河。”

这是中学老师李镇西的一个学生,对这位老师的评价。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能获得学生如此的爱戴?

李镇西老师从教40多年间,教了不计其数的学生。他们的多数,是普通生甚至“问题生”,但李老师认为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他呵护、尊重、引导着每一个孩子,被学生评价“给予了我们父母之爱”。

现在这些孩子已经成为了医生、教师、足球教练、摇滚歌手、科研工作者、飞行员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身上都保留着镇西老师的影子,感恩老师在做人方面对自己的影响……

尹建莉老师和李镇西老师是挚友,也是教育理念的知己。他们都致力于将自己的教育方法与心得著书留存,惠及更多父母与教育工作者。

当尹老师收到李镇西老师的新书《教育的种可能》后,立即为李老师写了这封书评,为我们揭秘李镇西教书育人的内核与真谛。

尹建莉:《教育的种可能》

展示出无穷的路径

十几年前第一次读李镇西老师的作品是他的《民主与教育》,其中盈动的思想、个性与才华让我印象深刻。后来有幸认识镇西老师,不时地浏览他公号的文章,私下也会就一些教育问题进行交流,他在书中显露的那些特质更明晰立体地呈现出来。

△年春天,李镇西把语文课搬到了油菜花地里

我尊李老师为良师益友,教育方面我们有很多话题及共识。对陶行知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共同推崇,让我们成为教育知己。

有次闲聊,我说镇西老师堪称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此后经常开玩笑称他为“李霍姆林斯基”。这不仅是个略带戏谑的昵称,更表达了我对镇西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独特的存在价值的判断——就扎根于教育一线时间之长,培养出优秀学生之多,著作之丰,以及以一己之力对整个大的教育生态的改善作用,他担当此称呼并不为过。

巧的是这本书的成书灵感也来源于他前去探访苏霍姆林斯基曾任教的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的途中,这大概也是绕不过去的天意吧。

《教育的种可能》从灵感出现到图书出版只用了一年时间,但这不是一本只用一年时间完成的作品,它的素材积累和写作贯穿了李镇西老师的整个职业生涯,长达四十多年。

△年,李镇西在宿舍写作

一个老师能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去细腻地记录并保存他和学生的交流,仅这一点,就让人感叹不易;而更让人心生敬意的是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爱护,工作中体现的民主教育的意识。

△年春天的郊外,孩子们在李镇西头上“种花”

李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这是具有善良与慈悲的博爱之人才能拥有的崇高情操。在这样的底层思维之上,才会出现李老师这样一位教育者,才能保存这样一群学生的成长记录,才能让我们读到这样一本书。

△年9月,李镇西和孩子们在公园嬉戏

“教育的本质是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培养有尊严、有个性、有丰富内心和独立思想的人。”

“朴素最美、幸福至上。”

“爱与善良是世间最美的品质。”

“真正的教育,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心灵在学生的心灵上写诗”

……

这些理念很多人都可以说出来,而李镇西老师是切切实实地践行着这些思想,让教育之美变成一个个儿童的成长之美。

△年春天,李镇西和孩子们在原野上斗鸡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使孩子们未来成为正直、善良、独立、幸福的人。多年来,功利教育的皮鞭把所有的孩子往“精英”一条路上赶。这种大环境下,在围墙框出的校园里,李老师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出色地完成体制规范的工作又坚守着教育者应有的风骨,既理解大众思想又坚持独立的思考,所以他能够自信地说“我要用我学生的故事告诉老师和家长们,教育有种可能。”

△年9月,李镇西和刚上初一的孩子们合影

△年6月19日,乐山一中初84届1班(未来班)毕业照

《教育的种可能》这个书名完美地概括了本书的主旨,透过书中36个学生的生动的故事,我们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多么完美的生命个体,每个儿童的可塑性都多么大,每个老师都能为学生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本书引用了夏山学校创始人尼尔的话,“自由是爱的保证,而只有爱是整个世界的希望”,这句话说出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爱、自由、幸福这三个词完全可以等同互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它们相互渗透实为一体,而只有深深能够在教育生活中践行的人,才谈得上理解这几个词。

自由教育的理念其实早在我们中华文化中发芽生根,千古名著《道德经》的核心理念就是“无为”,而“无为”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自由”。只要拥有自由,宇宙万物皆可“自宾、自化”。教育的功能应该是提供帮助,而不是施压和扭曲。作为教师,能否为孩子们提供宽广的自由空间,从而使他们有机会发现那个“卓越的自己”,这既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考验教师的道德水准。

△李镇西昔日学生陈燚的妹妹(右一),向老师表达感恩之情

阅读李老师的这本书恰逢教师节,教师节的设立表达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做一个好教师?书中一个学生对李镇西老师有这样的评价,“李老师开了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先河”,这是一个学生能够对教师给出的最大褒奖。

本书另有一个非常可贵的地方是,书中展现的李镇西老师并不是完美的,他坦陈自己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也坦荡地把当年一些并不完善的做法呈现在大家面前,我认为这恰构成本书的完整性。

镇西老师无意在书中构筑一个没有瑕疵的形象,而作为读者,也更愿意看到一个不够完美的教师形象。因为生活中几乎不可能见到完美的教师,同时天生完美的教师也很难成为别人的榜样,因为他们没有为别人留下学习提高的路径或余地。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学生群体在一个教师的关心下的成长,也可以看到这个教师自身由稚嫩向成熟的进阶过程。当一个人从不成熟中起步,逐渐积累,不断反思,一点点提高,最后走向成熟,他就为别人蹚出了一条可以追寻的路,树立了一个可以学习甚至可以超越的榜样。

李镇西老师作为资深教师,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在书中说,教育影响力的排序“第一是家庭,第二是个人,第三是学校”。“学校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这样的判断来源于长期的实践,这样的总结得益于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个教师陪伴学生多则五六年,少则几个月,而且每个班有几十个学生,哪怕教师为全班学生耗尽自己爱的能量,分配到每个学生那里也是所得不多。而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学”了,而且没有“放假”的时候。书中也坦率地表达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方向是决定性的,而学校教育只能是影响性的这样一种思想。

正因为有这样的洞见,李镇西老师能正确看待一些别人眼中的“问题孩子”,并为这些孩子耗费了很多的精力。而这些孩子也展示了惊人的生命能量,最终成长得身心健康并且有益于社会。一个孩子如果得到良好家庭教育,是幸运的;如果还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则是更大的幸运。

在本书写到的这36个学生中,现任成都先锋学校副校长的崔涛是我唯一见过面的。他虽然很年轻,但他在教育面前的纯良之态,思想的成熟度,以及对于事业的认真和魄力,都令人赞赏。

他禀承并发扬了李镇西老师的为师之道,脚踏实地地践行“爱与自由”的教育,意欲把成都先锋学校打造成中国的“夏山学校”。现在该学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益者越来越多,如晨星光芒闪耀,如火种充满势能。

每个儿童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每位教师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影响。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教育的种可能”,就能为他们铺设出无穷的发展路径。

社会需要优质的公民,国家需要合格的教师,时代呼唤优秀的人才。希望本书能被更多的人看到,愿有更多的李镇西老师在中国出现!

尹建莉

写于年9月15日

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相信他未来有种可能

李镇西老师从教40余年,他始终践行的教育理念和尹建莉老师非常一致,即用爱与耐心,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陪伴每个孩子的成长。

△年10月,李镇西给学生讲《一碗清汤荞麦面》

教育的本质就是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的公平就是尊重孩子心灵原野的百花齐放。但一些无知的教育者,已经伤害甚至耽误了很多孩子。

李镇西老师在去某个学校讲学时,得知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教育案例。

某遍布全球的著名火锅品牌创始人,当年就是这个学校的孩子。但该创始人至今怨恨这所学校,因为他当年在这个小学读书时成绩不好,表现调皮,觉得受到过老师不公平的对待。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几乎所有师范生都熟知陶行知这句话,但在面对现实中一个个性格各异、才华各异的孩子时,却无法做到尊重他们的天性,保护他们向上向善的本能。

李镇西老师这本新书《教育的种可能》就由此而生。

《教育的种可能》全2册独家签章版

尹建莉父母学堂全网独家首发

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种幸福灿烂的人生道路,而当下孩子的教育者,无法预测,没有资格规定这个孩子一定走向“精英之路”“艺术之路”“留学之路”……

李镇西强调,我们尊重眼前的这个孩子,不是因为他“很可能”将来成为杰出人物,而是因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他都是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着丰富内心和独立思想的“人”。

所以他警醒自己,也通过自己的故事,与更多家长、教师、学生共勉:善待孩子,耐心陪伴他成长,相信他的未来有种可能。

36个孩子的真实成长经历

李镇西陪他们从“普通”到成才

李镇西老师的书中记录了他的36位学生的真实成长故事。他们现在都已长大成人,在各自的行业里绽放光彩。

荣建:

曾经在叛逆的青春中自由成长的小小男子汉,中学生活就是萌芽版的“理想国”。

毕业后的他成为了北京工业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工程学会理事长,和团队一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回忆起读书时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还保留这童年的纯真、善良与正直,他感念:“在做人方面,李老师是影响我最深的老师。”

△荣建(左一)与李镇西老师,在《教育的种可能》新书发布会上合影

张凌:

中途转学的“后进生”,课堂上一群捣蛋大王中的一员。但李镇西老师却不拿他当作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看。

李镇西注意到这个上课不认真的孩子,其实对兄弟非常讲义气,重情重义,而且对足球非常有天赋。

他不讨厌这个总是给他找麻烦的“差生”,一直对他卓有耐心。同学们后来回忆,张凌当时“最听李老师的话”。

对足球痴迷的张凌,后来没有按部就班考大学,而是上了沈阳足球学校,又留学日本……现在成了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张教练”。

李镇西老师当年对他的启迪影响至今,好的教育,就是尽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好。

下面这篇文章是尹老师文中提到的,现任成都先锋学校副校长崔涛的成长故事。曾经李镇西老师的学生,长大后也成了与老师一样的人,继续传承着爱与自由的教育。

李镇西:崔涛——我的学生,我的同行

如果你是家长或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这本《教育的种可能》真的值得深度阅读,它会引领你从教育的焦虑和迷茫中走出来,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孩子的更多可能。

这本书现在还没有上其他线上渠道,尹建莉父母学堂上架的是独家签章版,全网首发哦~

团购详情

团购时间:9月26日早上7:00

结束时间:10月4日晚上24:00

团购产品:教育的种可能(上)(下)

独家签章版,尹建莉父母学堂全网首发

产品价格:仅售59.7元(原价79.6元)

适读人群:家长、教师

发货方式:天津发货,默认圆通快递、邮*快递包裹,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发货时间:下单48小时内发货(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不发货)

团购方式:直接扫描图片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他是尹建莉的教育知己,给学生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