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记者马可佳)医疗、科技的进步让寿命不断延长变为可能。
年8月,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一种老化细胞清除技术“D+Q”(达沙替尼+槲皮素联用),在实验中成功延伸小鼠近36%的预期寿命。近日,汤臣倍健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巴克衰老研究所、梅奥诊所等,在试验中科研人员发现,某种特定葡萄籽提取物“PCC1”能够显著改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并且有着高效清除衰老细胞的作用,通过生物体试验发现,PCC1延长了模型小鼠64.2%的中位寿命。这一机制能否应用于人体,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
发现突破性“抗衰老”物质PCC1
衰老之谜正在被科学破解。
近年来,多个团队相继发现,衰老细胞会分泌大量促炎性外泌分子,影响邻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局部或系统性慢性炎症。而清除衰老细胞,则能减缓甚至预防某些疾病、改善健康状况并抑制衰老。因此,如何清除衰老细胞,就成了抗衰老研究的崭新前沿方向。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首先筛选了一组以天然来源产物为主的有机药库,发现葡萄籽提取物具备选择性靶向衰老细胞的潜力。随后选择91只年龄在24~27个月(相当于人类的75~90岁)之间的老年小鼠进行了两周一次的PCC1注射,发现PCC1能有效清除多系统、多器官中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的衰老细胞,增强机体的各方面生理功能,并显著延长老年小鼠的寿命——它们的剩余寿命延长了60%,或者说,总寿命提高了9%。此外,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实验也未引起明显的系统性毒副作用。
在开展小鼠实验的同时,这项研究还揭示了PCC1发挥抗衰老、促进机体延寿作用的生物学机制。在较低浓度时,PCC1会抑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形成;而在高浓度时,PCC1会导致多种促凋亡因子明显上调,从而选择性杀死衰老细胞。
“PCC1”的全新研究成果被刊登在了《NatureMetabolism》(《自然-代谢》)上,专家称该项研究成果的诞生具有着“抗衰老里程碑”式的意义。
汤臣倍健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达沙替尼+槲皮素这对抗衰“双子组合”,PCC1能够选择性、高效且安全地清除衰老细胞,且不存在细胞类型依赖、不存在对非衰老细胞产生高毒性以及衰老细胞清除效率低等局限性。
孙宇研究员指出,该研究为天然来源的抗衰老药物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缓解机体衰老、延长健康寿命等生物医学领域开创了新的方向。
已开展10个与“抗衰老”有关的研究机制
在“抗衰老”领域,汤臣倍健布局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