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北大经院科研刘冲助理教授吴群锋博士后等
TUhjnbcbe - 2025/5/17 0:30:00
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
                            

近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冲助理教授、吴群锋博士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刘青教授合作的论文《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可达性与企业生产率——基于竞争和资源配置的视角》在《经济研究》年第7期发表。

内容简介

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世界上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的成功案例。截止到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3万公里,高速公路达13.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地降低了国内贸易成本,促进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带来了国内市场可达性的提升。

本文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重点从竞争与资源配置的视角探讨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交通基础设施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文章采用DonaldsonHornbeck()的方法,利用高度细化的交通路网分布图,估算了我国个城市对之间的运输成本,并构建了每个城市的市场可达性(marketaccess)指标。结合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文章研究发现:市场可达性随着公路网的完善而上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可达性的提升对具有初始比较优势的行业、初始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有更大作用。这些结果为异质性企业的比较优势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也就是说,运输成本的下降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带来产业间以及产业内的资源重新配置,使得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将资源转移到更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交通基础设施经济福利效应的作用机制,推介中国发展经验。除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给经济带来的传统效益外,文章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加强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来隐性效益。在评估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时,应考虑这些隐性收益。否则,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不足。在这个意义上,交通运输部门在今后的运营中,应更加注重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也是交通运输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作者简介

刘冲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在Economic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EconomicsLetter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中国工商银行优秀学者奖”、“曹凤岐金融青年科研优秀奖”、中国信息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吴群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于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为贸易与发展经济学。在EconomicsLetters、《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荣获“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洪银兴经济学奖”等多项荣誉。

供稿单位

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

刘冲吴群锋

美编

予天

原标题:《北大经院科研

刘冲助理教授、吴群锋博士后等在《经济研究》发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大经院科研刘冲助理教授吴群锋博士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