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容忽视科创之城深圳的一个细节
TUhjnbcbe - 2025/3/29 18:47:00

智谷趋势

傅斯特

举世瞩目的大会闭幕,中国顺利进入新的周期。

新的征程,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二十大报告更是掷地有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毫无疑问,科技创新愈发成为当前大国博弈主阵地。它是人才、技术的竞争,但本质上还不止于此。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应该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能再被回避的“重大考验”。

01

美国之所以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被讨论最多的原因无外乎,两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断缩小的经济体量差距等等。

但其实,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那就是两国确实有相似的“经济地理学”和“科技地理学”。

在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西海岸的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南部的休斯顿-达拉斯、北部五大湖区的芝加哥,BIG4组成了美国经济最发达、大城市和人口最多一线梯队。

在中国,恰好也有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所代表的四大发展极。

若论科技创新高地,美国主要有两个——东海岸以波士顿为代表的新英格兰地区,西海岸以硅谷为代表的旧金山湾区。

中国则同样有相似的分布——“东海岸”是东部长三角地区,“西海岸”则是南部的大湾区。

两个“东海岸”都有一条科创走廊,一批历史悠久的大学,以及国家重点投入的企业与科研院所。

两个“西海岸”都比较新,也都以敢创新著称。美国西海岸有硅谷,中国“西海岸”也有国内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市——深圳。

年,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一次演讲中曾大胆预言:八年后,深圳一带会超越美国硅谷。

这个预言是否会应验,五年后就会有答案了。不过,至少从现在来看,与旧金山湾区的综合创新实力相比,目前以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还差了一点点意思。

显然,经济实力、靠近市场、产业集群、企业生态,这些方面大湾区都有优势。

论名校数量,大湾区也不缺。连大科学装置,大湾区这几年都快速地补上了短板。

到底缺一点什么呢?其实这不仅是大湾区缺的,也是整个国家都迫切需要的——基础科学的能力。

一般人认为,应用科学也就是工科,无论是对个人找工作,还是企业研发,抑或是产业发展,都显得更“实用”一些。可今年就业季,最吊诡的一幕发生了:车企、半导体和风投高薪挖化学和材料人才,甚至有VC的新能源团队点名要化学博士。

长期以来,化学、材料与生物、环境并列为四大“天坑专业”。

专业从冷到热的陡转,是中国从“下游应用创新”转移到“上游技术创新”的大背景。

以大家最关心的芯片为例:

当我们发现芯片被卡脖子后,在芯片设计领域有了华为海思;

接着发现还需要代工领域突破,于是有了中芯国际;

随后发现又需要设备环节突破,于是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在逆袭设备;

然后发现设备核心零部件也没能自主,于是恶补零部件;

等到以为一切都搞定,最后发现:芯片材料还是被卡脖子。

一步步向上溯源,才发现一切都归因于——基础科学。

02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这是科技史不断确认的常识。

没有年建立的现代二进制,就没有两百年后的机器语言;

没有年布劳恩发现物理上的整流效应,就没有大半个世纪后晶体管的发明和应用;

等离子物理、气体化学日后成了刻蚀机等关键设备的必备基础。

想想为何二十世纪三个伟大发现——无线电、计算机和互联网都出现在美国?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基础、应用以及开发研究都非常强大。

美国一直保持着对基础科学的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容忽视科创之城深圳的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