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基因先生
8月26日,年雅加达亚运会田径比赛迎来百米飞人大战,中国飞人苏炳添跑出9秒92,夺得男子百米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
赛后,苏炳添接受采访时表示,终于拿到冠军了,算是打破了逢大型运动会“不夺冠的魔咒”。“我当运动员十几年,参加的所有运动会,没有拿过一个冠军,包括省运会、全运会,今天终于在亚运会上面证明了自己。”
对于运动员来说,十几年的运动员生涯稍纵即逝,不可能永远都处于巅峰状态。与一般普通人相比,他们要付出大量的艰苦训练才能做到“更高、更快、更强”,在赛场上展现出夺目的光彩。当然,许多人也确实拥有一些并非经过努力才获得的优势:优秀的基因。
竞技实力基因
可增强运动表现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世界级运动员身上至少都携带有一种“增强运动表现的基因”。例如,几乎每个接受过基因测试的男性短跑选手身上都带有R等位基因(优势基因ACTN3的一种突变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半的欧亚人和85%的非洲人至少携带有这种“强化基因”的一个副本,而其他数十亿不携带有R等位基因的人,对于他们的奥运奖牌之梦,可能就需要慎重三思了。
几个世纪以来,赛场一直是运动员展示天赋的舞台,科学家已经证实,多种基因变异与运动竞技相关。例如,ACE基因“I”突变的携带者,与没有携带该变异的运动员相比,更容易成功登上米的高峰。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的夏尔巴人以出色的登山能力而闻名,他们中94%的人拥有“I”基因突变,而其他种族的人群中,只有45%~70%的人拥有这种突变基因。这种基因变异与人的耐久能力相关,对跑步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这种基因变异在长跑运动员中最为普遍。
基因突变在人类种群中是经常发生的,运动员可能需要多种这类基因突变的组合,才有可能进入精英运动员的行列。例如,芬兰的越野滑雪选手埃罗·门蒂兰塔的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突变,使他拥有比常人更多的红细胞,他的携氧能力也比常人提高25%~50%,这一优势助他在奥运会的越野滑雪中运动比赛中赢得了7枚奖牌。
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基因组被测序,研究人员开始探究更多的优势基因,因为这些基因将产生区别于普通运动员的世界级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