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华中科技大学又有两位博士
张霁、姚婷
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加上去年入选的左鹏飞和钟钊,
华中科大一共有4名学子入选。
此前报道↓↓↓
张霁
左鹏飞
钟钊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生姚婷,
今年也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年薪万元。
而她更是用实力演绎了
什么是“美貌与智慧并存”!
姚婷
“天才少年”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
获得华为的offer?
领着高薪的他们,
又如何看待自己目前的工作?
昨日,
楚天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女博士说自己是“成长型选手”
“外界普遍认为女博士年纪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其实我们不要太年轻,不要太有活力。”姚婷说。
相比于“天才型选手”和“努力型选手”,姚婷说自己更像是“成长型选手”,始终在各个小环境做到优秀,再随着环境的改变提升自己。不畏惧变化和挑战,是姚婷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让她保持着勇往直前的鲜活状态。
本科课业之余,姚婷尝试了很多事情:大一参加辩论队、校运会短跑项目、中英文演讲比赛,几乎是学校各演讲比赛的冠亚军;大二担任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辅修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暑期支教;大三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大四保研……回首四年,她觉得无比充实。
读博期间,她敢于挑战短板、突破局限,走进系统结构研究领域,把握各种研究课题、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
曾经计划在高校工作却最终选择加入华为,姚婷说自己不设限的人生就是要去尝试,激发潜能、让自身所学真正为工业界所用,科技有所转化。
他拒绝更高薪工作选择华为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早在年6月,任正非就曾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到,在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在年还将从世界范围招进-名。这一项目经过任正非宣布之后迅速得到落实,年7月,一封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展示了获得华为顶级薪酬的8位“天才少年”。他们的工资都是按年发放,共有三档,分别为89.6万元-.8万元、.5万元-.5万元、万元-万元。
目前,全球仅四人拿到“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分别是钟钊、秦通、左鹏飞和张霁,其中三人均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分别是该校今年的博士毕业生张霁、去年的博士毕业生左鹏飞、本科毕业于该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钟钊。
钟钊
张霁认为,自己“不是天才少年,是一个努力型选手”。硕士毕业后,张霁刻苦学习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成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跟随导师周可教授勤奋求学。
张霁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张霁与华为结下了缘分。经过7轮严苛选拔,张霁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offer。“我认为华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华为最看重的。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
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张霁内心却很平静。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更多的是思考今后该如何做好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霁收到过多家互联网名企的offer,其中还放弃了一份年薪超过万元的工作。
去年,左鹏飞也做了同样的选择,他放弃了一家薪资比华为高出40%的工作。选择华为,两个“天才少年”的想法一致。张霁告诉记者,选择华为是为了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左鹏飞则谈到,“华为提供了与我想做的研究非常契合的岗位,华为有很多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我会有很多学习机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
导师希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张霁的导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告诉记者,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张霁能够获得天才少年的职位,跟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周可还谈到,“我希望大家不要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