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版北大学霸上线 [复制链接]

1#
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

奔赴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

发表SCI论文14篇的科研先锋

博学经世、习艺正心的文艺新星

在音乐海洋中遨游的化学学霸

助力边疆教育事业的学生党员

……

近日,年度

“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出炉

十位优秀的北大学子脱颖而出

他们立足于本学科专业

心系家国,开拓探索

在抗击疫情、学术科研、社会服务、

国际交流和文化传习的过程中

用一言一行

书写着北大学子的青春风貌

一起走近他们

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中

他们的青春风采

01

博观约取,钻坚研微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级博士生郑宇轩

在过去的一年里,郑宇轩经历了论文发表的喜悦,也经历了新冠疫情的紧张和担忧。

年,他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封面)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世界首个灵长动物单细胞精度的卵巢衰老研究,为抑制卵巢衰老和提升临床诊断提供了自己的新见解。

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疫一线人员家庭关爱计划,在后方为抗击疫情贡献己力,减轻抗疫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他悉心陪伴援鄂英雄10岁的女儿,通过心理疏导、课业辅导、漫画科普等活动,给留守在家的“小天使”和在一线的“白衣战士”带去了安心与安慰。

作为青年学者,郑宇轩心系人类健康,潜心探寻生命密码,在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向世界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作为青年学生,他勇于担当,参与国家重大赛会活动,焕发新时代青春光彩;作为青年志愿者,他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担当时代青年责任。

截至目前,郑宇轩发表了SCI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9篇,累计影响因子,包括《细胞》(Cell)封面论文和《细胞研究》(CellResearch)封面论文。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中,他是“凝心铸魂”方阵的一员,还是方阵总队医疗卫生组的学生骨干。“青年服务国家,团结振兴中华”是他的座右铭。

郑宇轩曾获国家奖学金、北大三好学生、校长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五四奖学金等荣誉。

02

不负性命相托,致力临床科研

第三临床医学院级博士生高冠英

年,高冠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转博考试,成为了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北医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他砥砺前行,践行着医者仁心的职责和担当。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使得国家和医务工作者面临着诸多的考验与挑战。大年初三,由于道路交通影响,有同学不能按时返岗值班,此时,无疫区接触史、无相关症状、同时有交通条件的高冠英感到了身上的责任,以一名7年党龄党员的自觉性主动承担了次日的值班工作,踏上返京的最后一班高铁,连续值班24小时,保证了次日门诊及病房工作正常进行。之后,在奋战在武汉前线的医学前辈们的精神鼓舞下,他又投身于外科急诊一线工作,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继续拼搏奋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在医务工作中,高冠英善于发现并总结困扰患者的临床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他致力于使患者早期得到诊治,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学术和科研领域,他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25.。

高冠英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团员、北京大学优秀医学生奖学金等荣誉,数次获得患者的感谢信与锦旗。

03

习艺正心,博学经世

光华管理学院级本科生朱景琛

传承、弘扬传统艺术,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让更多人发现并认可快板书的艺术魅力,是朱景琛一直以来的心愿和努力方向。年,他的想法终于落地成形。

疫情暴发初期,形势尚不明朗,大家的情绪难免陷于低落和焦虑。朱景琛受到曲艺界前辈的影响,决心原创“抗疫”数来宝,鼓舞人心,提振精神,表达对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敬仰和歌颂。他与北大新青年合作,基于国家抗疫形势、北大医学抗疫事迹和防疫工作、学习工作宣传材料,克服线上联络和制作的种种不便,终于完成《战疫风云》,并引起热烈反响。

从京剧、昆曲到相声、快板,从院系、校内到更大的平台,朱景琛一直努力精进表演与创作,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输出北大文化影响力。

新的一年,朱景琛也有新的目标——完成传统快板书《长征》的改编和再创作,作为自己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的一份礼物。

牢记“习艺正心”,不忘“治学经世”,朱景琛在疫情期间坚持学习、科研,他与队友合作的文章《责任、权力与胆量:个人代表团队决策时的风险偏好变化实验研究》获得北京大学第二十八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特等奖。此外,他还曾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等荣誉。

04

扎根学术沃土,徜徉音乐海洋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级博士生李天然

自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李天然就选择以二维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那时的他不会想象到半导体会在年成为万众瞩目的话题,成为第一号“卡脖子”的难关。

凭借着纯粹的好奇,李天然开启了研究工作,并在六个月后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然而随着课题的推进,所需的知识水平已经超过了当时课题组的积累,李天然就开始自学、旁听微电子学院的课程。

年底,历时两年半的课题终于完成并投稿。但也正如课题组成员所料,NatureElectronics的审稿人们是极端挑剔的,他们提出了许多非常尖锐的问题,课题组需要补充非常多的数据。所以李天然对年的初印象,就是收集数据、反复确认、精准整理,甚至在回家的高铁上也没有停止,直到装着课题组成员三年心血的笔记本电量告急。

到家之后,他继续投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给审稿人的回信有理有据,数据充足,切中核心问题,工作成果也终于在年7月正式见刊,圆满结束。

自年起,李天然还参加了北京大学中乐学社民族管弦乐团。历任高胡声部声部长、声部首席、演出部部长、设计部部长等,并在年担任乐团首席。在忙碌的学习和科研生涯中,他坚持每周完成个人练习和集体排练,并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好每一场大型音乐会的方案策划和组织工作。在乐团中的经历,不仅提升了他对音乐的品味,加深了他对乐队指挥和舞台效果的理解,也使他在面临复杂的任务时多了一分从容。

此外,李天然目前已发表12篇署名SCI论文,但  他始终认为发表文章只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真正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的半导体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05

求索数理,文体兼修;意气风发,眼观群己

数学科学学院级本科生任一诺

年是任一诺的“丰收”年。今年十月,他受邀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上做学术报告,是报告人中极少数的本科生之一,这项报告的成果基于一项他从大一开始投身的研究。

大一起,任一诺就参与到李若教授的科研团队中,致力于流体力学的数值方法与动理学方程的模型约简工作。在数值模拟碰撞等离子体的课题中,他提出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数值算法,在朗道阻尼等经典物理现象上取得了出色的数值实验结果。目前,该工作已经形成论文并进入国际顶级期刊的复审阶段,他也因此受邀在应用数学年会报告自己的成果。

应用数学科学是任一诺的兴趣所向,更是人生志业。学海之中,他是矢志科研、成绩优异的人才、榜样,三年中任一诺总绩点3.90,位居全年级第一名,其中10门课程满绩、22门课程超过95分,专业课平均分95分。而在棒垒赛场上,他是备受信赖的投手、队长,在上届北大杯中上垒加长打率、得分、打点三项队内第一,当选球队MVP,带领球队获得近五年来北大杯最好战绩。

不仅自身优秀,任一诺还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尽其所能帮助他人。作为班长,他两次带领班级获得北京大学“先进班集体”称号。今年,他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学校与同学间的桥梁作用,认真落实防控工作,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