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学历真的很重要吗?
好吧,看到前头几位都已经是博士了,我这个博士新生也来答一个。本硕毕业,准备去另一个读博,先占个坑,等博士毕业再回来写一个。
目前这样觉得的:博士学位嘛,你有了之后就不重要了,但你没有,就重要
先讲讲我的故事:
大三开学两个月左右进的实验室搬砖,那时候课已经不多了,基本就天天泡在实验室,单论时间,基本可以超过那时在读的博士。当时是分了一个博后师姐带我,她怀着孕,每天来就看看文献,实验基本我一人全搞定,数据还可以,发了篇小文章,我研一的时候见刊的,挂的二作。后来准备毕业的时候,博后师姐拿了个催化的国自然,丢给我全做了,也就是我的毕业论文。老实讲,结果极差,发了篇专利,我排第八……专利吹得我都看不下去了,居然还授权了,从此之后我就再也不信专利了#滑稽
毕业之后我留在了实验室读硕士,当时本来想直博来着,但恰逢学校组建新学院,大小导师都没博士名额了,就想着先硕士,顺利的话再硕博。博后师姐去了我家乡的师范,落后省份的双非,在家乡算是还行,放全国不够看的。文章专利虽然我负责了全部实验,也还是没混上个共一,本科生人微言轻,而且自觉也确实还是菜鸡,没说啥,想着硕士好好干,自己发,本科就这么告一段落。
本科毕业的时候,和大导师讨论过,同意是继续做能源方向,毕竟容易水文章,if也高。但正式读研后,换了个生物材料的新方向,实验室从没做过,是大导师心血来潮拿的国自然,落到了我头上。好嘛,我也就扛下来了。导师分到了一个小导师手下,这算是我硕士期间最大的幸运,要求严格细致,对多数人来说应该算push那种,确实教会我很多,我能搞定所有问题,他功不可没。没有他,我可能不能正常毕业去读博……
这个课题呢,也就那么个套路,合成复合,然后热塑成型,最后测试。合成复合其实有个专硕已经摸过了,我没花太多功夫,稍微提升了一下,比专硕做得精细些,热稳定性分子量有些提高,就差不多了。合成中间体需要一个药品,中途再次买药品又一直都不合格,折腾了好几次,本来一年的定制合同,直到现在也没拿到合格的药品。没办法,只能把之前做的中间体又进行了提纯,再聚合,好不容易才攒够了聚合物走下一步。在此劝各位别找小厂买东西,大厂贵点真省心……
然而难点在于成型。那是一个非晶聚合物,要复合无机物,而且无机物含量最高达到了60w%。实验室虽然做过很多加工的课题,但一般都是几种聚合物的共混挤出,或者就是掺上那么一丁点石墨烯,从没做过复合物的加工,而且无机含量还这么高,我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文献里做的几乎全都是PEEK,这东西半结晶,加热到℃这样就熔,再一加压冷却就行了,相对来说很好成型,这估计也是大家都做这东西的原因之一。而我这非晶聚合物嘛,没有固定熔点,而且成型条件每个比例都不太一样,得一个个尝试。温度压力保压时间降温速率都得调,过头了吧,直接有气泡变黑开裂,不够吧,又偏白不透明致密,得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试了好几种方法,一开始想像PEEK一样,在模具里直接热压成型,但结果重复性极差,偶尔能有成功的,马上压第二个又失败了……多数是压不到透明致密,或者因为内应力压到开裂,特别是无机物含量高的,总之难度不小,前面的专硕就一直卡在这里了。夸张点说,应该全世界目前就我做出来了,反正文献从没看到过类似的。这部分其实还是要感谢大导师,虽然他一直觉得这个成型很简单,就升温加压冷却就完了,每次组会上讨论都搞得我郁闷很久,后来还是在他的大方向下,外加我自己琢磨的改进才搞定的。现在是可以稳定的做出来了,半透明无裂的圆片或方片,基本完美。
这个问题虽然搞定了吧,但花了我太长时间,已经是研二的11月。这一年吧,非常顺利的同学,多数做的新兴热门方向,已经文章见刊了,比较顺利的也快了,而我只是搞定了第一个大问题。不过,凭着本科那篇小文章,也还是拿到了一等奖助,但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成型基本解决之后,就是测试了。这个材料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