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来自潮州,他发现人类史上首件琥珀中的恐 [复制链接]

1#

他是个80后的潮州小伙子。

他最爱的一部电影是《侏罗纪公园》。

他童年的梦想是发现新恐龙。

小时候,他是牌坊街大石狮巷那个喜欢玩泥巴、捉昆虫的小男孩。

高中时,他是喜欢到西湖后山观察动植物的金山中学生物偏科生。

读高一时,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古生物网站:恐龙网。

他,名叫邢立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最年轻的会员。年10月以博士生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李四光优秀学生奖。

今天,邢立达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轰动全球!

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的琥珀中的恐龙标本!

琥珀中的恐龙标本。RoyalSaskatchwanMusum(RSM/R.C.McKllar)

被保存在琥珀里的,是一条小恐龙的尾部。透过它,距今约万年前的恐龙世界正以一种无比真实和“鲜活”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个琥珀发现于缅甸北部的克钦邦胡康河谷,这一段展开后长约6厘米的非鸟恐龙尾巴。他们推测,这只恐龙的全身长度也只有18.5厘米。

利用高端的3D重建图像,他们通过尾巴推测这条小恐龙的身份。

“这只非鸟恐龙的尾部长且灵活,羽毛沿着椎体有规律地分布。”邢立达指出,这些尾椎没有融合成尾综骨或棍状尾,从骨骼形态上看,它与典型的虚骨龙类恐龙类似。加上来自羽毛的提示,研究者推断它属于虚骨龙类下的一个演化支——手盗龙类(Maniraptora)。

邢立达(右)和瑞安(左)两位帅哥在工作室的合照。

研究者为这件珍贵的标本起名“伊娃”。“这是我硕士导师的夫人的名字。”邢立达说,“这个荣誉送给她。”

“我们的发现表明,琥珀可以为沉积岩中的恐龙化石记录补充大量信息,是个非常值得大力研究的新信息来源。”邢立达说。

琥珀中的恐龙标本所属的恐龙复原图

伊娃来自缅甸北部的克钦邦胡康河谷。“我们非常期待看到这个地区的其他发现会怎样重塑我们对恐龙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羽毛和软组织的理解。”

“我研究恐龙数十年,但不曾想有朝一日能看到如此‘新鲜’的恐龙。”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菲利普·柯里教授说。

邢立达博士在野外考察

邢立达很关心潮州的自然科学教育,他也是潮州自然教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