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英才风采丁思源数学不是枯燥的公式 [复制链接]

1#

本期主角

丁思源,级“英才计划”数学学科学员,就读于杭州学*中学,师从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贾厚玉副教授。

培养成果:研究课题为《泛谈傅里叶变换》。课题围绕傅里叶变换这一中心理论详细介绍了其不同变种的具体原理。先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思路,拓展得出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优化原理和具体运算过程,从而实现了对多项式乘法和其他复杂运算的优化。其次,通过傅里叶级数和连续傅里叶变换相关理论延伸出了连续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图像加工等实际场景中的简单应用。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上,辅以MATLAB编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从中更能感受到傅里叶变换的数学之美。

导师简介

贾厚玉,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年-年继续在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年参加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SNS)举办的“调和分析”学术交流,年在意大利理论物理中心(ICTP)访问交流三个月,在NewYorkUniversityCIMS访问交流一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关于分数次Laplacian的一些问题研究(年-年)、调和分析技术及其PDE中应用的一些问题(年-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础数学、调和分析及其PDE中的应用。

正文

重新展开一年前收到的“英才计划”录取通知书,丁思源还是感到激动不已。从填报申报理由、找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写推荐信,再到熬夜写演讲论文,字斟句酌地修改完善,还有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与老师、同学们畅谈古今中外的数学家轶事,丁思源说:“一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不能忘却。”

在享受中漫游数学世界

谈到为什么要参加“英才计划”?丁思源表示,自己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情缘还要从初中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建议他尝试参加一下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随着对信息学竞赛学习的不断深入,丁思源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从此走上了信息学竞赛的道路。一晃到了高中,几年的竞赛学习生活使他学到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甚至在大学才能学到的知识,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理科思维能力。在竞赛学习中,组合数学、概率期望、拉格朗日插值、莫比乌斯反演等数学知识理论最令丁思源着迷,从中享受着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因此,听说浙江大学招收“英才计划”学员的消息后,丁思源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申请表,并通过笔试和面试如愿进入了“英才计划”浙江大学数学学科,师从贾厚玉教授。

丁思源介绍,在“英才计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