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研导师专访丨以书为阶,拾级而上邵森林导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导师简介Profile

邵森林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工程系副教授,从事膜法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一作/通讯SCI论文21篇。他引一千余次,H因子20,ESI高被引论文3篇,热点论文1篇。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项。

科研现场

采访现场

01

02

03

Q

A

科研记者

杨继凯

*书豪

王子璇

科研导师

邵森林老师

01

请问老师您对于本科生做科研有哪些建议和心得呢?

最关键的是做好规划,科研项目有很多类,大创项目,竞赛等等。大一大二的时候可以通过大创,大二的时候可以试着去加入竞赛的队伍里面,再进一步,大三就可以自己创建队伍去参加竞赛,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比较好。

心得的话,有两个方面,一是兴趣比较重要,第二个就是选题,一些课题需要一些特别前沿的知识或者是要有一定理论知识的积累,这些课题做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而有些课题没有那么复杂,更体现一种思路,这些课题就相对更适合本科生来做,并且有些科研非常枯燥,如果可以通过选择题目让学生能理解题目有能坚持下去的动力这样是最好的。

02

老师您刚才提到课题,一般您给学生的课题都是来源于哪里呢?

一部分专门针对本科生提出来的,一些研究发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理论知识要求不高的课题,这些课题就很适合本科生去做,另一部分就是来源于自己的研究课题的衍生,当然这一部分就是要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本科生时间比较零散。

03

老师您认为在本科生做科研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呢?

要能很好地使用一些工具,如文献检索,可以先看中文的文献,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可以看一些英文的文献,英文的可能会更加前沿一些。看英文文献可能刚开始几篇比较困难,但是只要坚持看一二十篇,后面速度就会快很多。并且现在也有各种翻译软件,再加上一些文献中有帮助理解的图片,就可以做到大概了解文章大意了。其实当你看过一些文章,尤其是比较好的文章的时候,你也就大概知道做科研是什么样的,就相当于你在脑子里面把人家的实验又重新做了一遍,这样对你自己的提升是很大的。当然对于实验的实际动手能力等等也很重要,这些共同搭建起你课外能力的提升。

04

老师您在带本科生做科研过程中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时候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而且时间比较零散,一些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另外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做到最后的话,你会有一种你做了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的感觉,你们做实验刚开始是从模仿开始,但渐渐的你就能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在老师的指点下你们可以对这个东西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晰,知道这个发展过程,就对后面的发展比较明确。当然,要能找到矛盾点,即对全局有一个把握,又要集中于某一点,在这一点上做出不同于别人,创新的东西。

本科生可以先跟着师兄师姐做一些科研工作,不用太过于着急,本科生的课也比较多,主要是要了解科研的过程,并且了解自己对于做科研有没有一定的潜力。

05

老师您作为导师的话更希望能在学生科研过程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帮助呢?

首先就是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寻找切入点,培养一种思维,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还有一些文献检索,表达等等的能力培养,这些是日常课程中比较欠缺的,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

06

老师您选择学生的话,您希望他们有什么样的品质呢?

最重要的是态度,要能做的下来,对于很多项目老师是有一个宏观把握的,所以态度一定要好,要去主动思考,有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发现,解决问题,具备一个基本的科研素养。对做科研,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是很多样的,大家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在大学生活中,每个人的选择是多元且丰富的,如何使用好时间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并磨砺自我都应是每个人的首要解决问题。

邵老师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兴趣与耐心是大学生真正能做好一件事的关键所在,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勤劳耕耘才有可能在科研方面取得成果,愿每位同学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采访感言

土木建筑科技协会

科研

竞赛

dalao

知识

学习

空·

-武大土建-

采访:杨继凯*书豪王子璇

图文:杨继凯*书豪

审核:杨荷王思刘

运营:罗淞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