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研速递基于影像组学的肝癌初始TACE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浙江大学医院普外科蔡秀*教授、陈鸣宇博士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期刊LiverCancer(IF=9.7)在线发表了题为“Clinical-RadiomicAnalysisforPretreatmentPredictionofObjectiveResponsetoFirst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的研究论文。

引言:

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升高,癌症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范围内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肝脏相关疾病第一大致死因素。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数超过万例,肝癌相关死亡数超85万例。亚洲占全球肝癌负荷五成以上,中国尤为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肝癌数超40万例,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死亡率更是高居第3位。

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方式,但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特异性临床症状或体征,进展迅速,发现时往往已是进展期/晚期,仅20-30%的患者能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不能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欧洲和美国的肝病研究协会肝癌管理指南推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有研究表明,初始TACE治疗后客观缓解(Objectiveresponse,OR)的肝癌患者,其预后明显好于不敏感(Nonresponsive,NR)患者。初始客观缓解是生存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虽然初始TACE疗效可以提示预后,然而仅接近一半的患者在接受初始TACE治疗后出现客观缓解。对于初始TACE治疗后未出现客观缓解的患者,TACE可能造成肝功能进一步的受损,从而失去选择靶向治疗(“索拉菲尼”,“纶伐替尼”等激酶抑制剂)的机会。如果术前准确预测TACE疗效,对于TACE不敏感患者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可有效防止TACE引起的肝功能的损伤,提升生存质量。因此,术前/及早且准确评价初始TACE疗效显得极其重要。

方法:

本研究选取自年1月份至年12月份期间在3个医疗中心就诊且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

结果:

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最终多模态肝癌初始TACE疗效预测模型由5个预测因子组成,包括放射组学评分(P0.),甲胎蛋白(P=0.),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期的亚分类(P=0.01),肿瘤位置(P=0.)和肿块动脉期强化情况(P=0.)。

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提示该预测模型的性能良好,内部验证队列和外部验证队列的AUC值分别为0.94和0.90。校准曲线提示了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此外,该多模态模型预测结果是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危险比[hazardratio,HR]为2.43;95%CI为1.60至3.69;P0.),它还能进一步细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期的亚分类的生存曲线。

结论:

本研究提出和验证了一种放射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多模态肝癌初始TACE疗效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协助医生对初始TACE疗效进行术前预测,还可为患者预后评估和后续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蔡秀*教授为通讯作者,陈鸣宇博士为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院庄伟、张斌博士,曹佳胜、胡家豪、郦仕杰、杜创明硕士一同参与本研究。该研究得到了浙江省认知实验中心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