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叶圣陶
继上次对教师“教”存在问题的探讨,本次研讨活动,着重研究学生“学”的问题,以数学教学课堂为阵地,数学教师教学活动为对象,课题组成员、教科室联合教务处共同开展了本次研讨活动。
课堂观察
听课教师从学生的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观察,即观察学生是否学得自主、是否会学、是否学会。
交流点评
“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同学的交往状态不容乐观,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从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一方面便可看出。整节课几乎都是老师提问,学生被动找答案,被迫回答,几乎没有学生主动要求回答。几次老师故意出错,也没有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学生们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陈华
“在老师未讲解方法前,要求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自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可见,同学们的思维状态令人堪忧,‘会学’这一能力还有待提高。”——王金东
“经过35分的教学,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从后面10分钟的课堂小练习的结果就能窥出一二。绝大多数的学生显然已经学会了,即学生的目标达成状态还是值得肯定的。”——歩玉梅
本次教科研整合活动,教师们以观察员的身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观察,便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接下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