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在行动这些控烟小常识你都知道吗 http://www.jywwh.com/wahl/15085.html[INTRO]
又是一年桂花香
复旦校园里又迎来了一大批踌躇满志的研究生新生
你是弱小、无助的学术小白是一知半解的迷茫少年还是影响因子爆表的大神?不管你目前科研水平如何学海无涯,未来尚有无限可能!不要迷茫,不要焦虑,快上车!让这群复旦科研老司机带你升级打怪!复旦大学“学术之星”评选活动作为我校研究生会的学术品牌活动,自年起现已成功举办11届,评选树立了一批优秀学术科研典型,展现我校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风貌,传递积极人生追求,激励广大研究生潜心向学、勇攀科学高峰。我们邀请了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之星”们一起来听听这群复旦科研最厉害的学霸们对于科研有些什么经验吧
▋经验一:发现志趣所在
法学院级博士生陈劲松
发现、找到“自己的梦想”是重要的,如果梦想能够与天赋相连,则锦上添花。问问自己是否真正喜欢当前正在做的事,问问曾经的梦想,问问做什么能使你的脸上浮现情不自禁的笑,问问是什么使你深深地为之沉醉,忘记时间,抛却忧愁,不计后果。——法学院级博士生陈劲松
脑科学研究院级博士生李朝阳
对自己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兴趣,才会愿意在研究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因为有兴趣,在科研过程中遇到问题才不会轻易言败,而是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因为有兴趣,尽管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身体很累,但却不会感到心累。——脑科学研究院级博士生李朝阳
▋经验二: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级博士生姜晓晖(右二)
端正心态,做学术就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觉悟,选择了走学术这条路,就要甘于寂寞、孜孜不倦的打磨自己。懂得取舍,接受失败。投稿被拒、论文不被认可并不可怕,需要多次修改,跟导师讨论,参加研讨会,不断试错,提升自己。——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级博士生姜晓晖“谁的学术探索之路不迷茫?”迷茫不可怕,迷失才可怕,关键在于找到克服迷茫的有效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学院级博士生包炜杰自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做科研的过程是漫长和相对孤独的,在此期间如果没有一定的正反馈,容易产生心态的改变或迷失方向,一篇成果的阶段性产出、或一次获奖,对个人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公共卫生学院级直博生刘聪
物理学系级直博生邓雨君
树立“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信心。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物理学系级直博生邓雨君当面对未知领域,未知课题的时候,勇于尝试,勇于挑战,在失败中积累经验,慢慢完成蜕变。——现代物理研究所级博士生莫方杰
▋经验三:锻炼学术敏感与虔诚之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级博士生包炜杰
做学问要谨记“问题意识”,“不是茫茫书海中找问题,而是带着问题去读书”,这个“问题”可以来自导师课题,也可以来自课堂作业,更可以来自自己的思想困惑。因此,从方向上来说,对学术研究要保有一颗“敏感”的心,抓准问题的核心与本质,讲清楚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观点、原因、功能、作用、影响、意义等“关键要素”。——马克思主义学院级博士生包炜杰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作为课题的数据的第一获得者,不要放弃最先观察和思考结果的机会。——脑科学研究院级博士生唐湉翔写作不能凭空想象、胡编乱造、务实不务虚,多做一些中国实践真实场景下的研究,把笔杆子扎根在祖国大地上。——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级博士生姜晓晖
哲学学院级博士生李志龙
发表论文之前,应当先好好打磨论文,不能为了发表而写作,而是应该心中有惑故而写作,然后再考虑发表的事。——哲学学院级博士生李志龙
物理学系级直博生陶冉
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任何实验结果都有可能出现,更加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而不是急于找到自己预期的那个结果。研究的过程不仅是在探究科学现象的本质,更是对我们思维、行动以及表达能力的一个系统化训练。——物理学系级直博生陶冉
▋经验四:不吝惜努力与付出
医院级博士生周晨浩
大家设定目标可以高一些,但是行动必须脚踏实地,有时候一个好的课题需要三到五年、甚至七八年的积淀。——医院级博士生周晨浩
脑科学研究院级博士生唐湉翔
不要吝惜自己的努力,无劳无获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具有普适性。——脑科学研究院级博士生唐湉翔个人努力是一切成果的必要条件,我始终坚信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但有些回报可能来的晚一些、或者形式不同,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对潜在的成绩存在期许。——公共卫生学院级直博生刘聪
基础医学院级博士生霍香如
最值得怀念的是追逐梦想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在记忆最深处大概是文章修回时奋不顾身的那个我,忘记吃饭,不想睡觉,不计付出与回报,只为了一线希望去做的身影;我怀念的大概是明明知道几乎希望不大却从不想给自己留任何遗憾的样子。那时黎明的阳光,深夜的星光都是我记忆深处的宝藏。也是这些经历才让我蜕变和成长吧。——基础医学院级博士生霍香如
▋经验五:培养团队合作与社交能力
化学系级直博生顾昱飏
第一个课题前前后后忙了四年左右,说是一个课题,因为主题比较交叉,中间穿插了很多小课题的内容,需要对各个方面,从基础纳米材料的合成,生物相容性修饰,到光学性质的测试,再到符合要求的成像设备的设计,以及成像算法代码的编写等等,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么多内容也无法一蹴而就,不仅需要自己每个部分慢慢学习和尝试,也需要和合作者保持沟通和交流,借助大家的力量,再加上我自己的思考进行整合。——化学系级直博生顾昱飏
既要在学院内部加强与同事、师长的沟通和协作,又要积极寻求跨学科、跨学校的合作者,发挥各方优势,优化整合。参与国家、省部级、学校级的各项项目申请,争取更多的科研机会和成果申报。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级博士生姜晓晖
在学习生活中,应该试着多和周围的同学、老师交朋友,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科研当中的心得体会,从而为枯燥的科研生活增添色彩。我们需要不断地向别人学习。——医院级博士生周晨浩
公共卫生学院级直博生刘聪及所在团队
我的课题组团队是复旦大学十佳三好导学团队,有这样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才给了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公共卫生学院级直博生刘聪
高分子科学系级直博生王立媛
第一篇论文的发表对我而言是很困难的,从设计实验、处理数据,整理逻辑到论文写作对我而言都是第一次,特别是课题涉及了很多生物相关的知识。在导师和合作老师的指导下,师兄、师弟和我紧密配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篇工作。还记得我们凌晨四点一起改论文的一幕一幕,所有合作者给力的帮助才使得文章最后顺利发表。——高分子科学系级直博生王立媛
▋经验六:论文写作、发表及学术汇报
加强论文写作锻炼,紧跟期刊投稿动态,了解国内外SSCI和CSSCI的投稿及发表信息。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级博士生姜晓晖
首先,可去知网检索自己论文的关键词,罗列出曾经发表过该领域论文的期刊;然后对这些期刊的刊文情况进行分析,例如该领域的发文量或投稿要求,有些期刊明确不刊发博士生的论文,就可排除;据此就可投稿了,最好从期刊的知网入口进入期刊网站,这样可以保证真实性;如若需要返修,就根据修改要求认真修改,切不可随意。——哲学学院级博士生李志龙
药学院级博士生张宇杰
第一次开始研究论文写作比较耗时间,常常觉得无从下手,比做实验难多了。阅读与自己研究方向契合的期刊论文,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写作思路。论文写作宜采用“分解法”,划分为对自己来说较易和较难的部分,分模块分小标题来写。投稿过程建议与导师多沟通,选择合适的投稿方向及相关期刊。论文修回后需要按照审稿人建议逐条回复并修改论文,提高论文的质量。——药学院级博士生张宇杰
现代物理研究所级博士生莫方杰及所在团队
做好工作汇报是做科研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技能,一个好的汇报会让导师了解你的研究进度,这样就能更好地迭代下一步工作。因此,我不断地磨炼做PPT、讲PPT的能力,有时候一个5min的PPT要练上一天,不断修改细节,打磨语言。最后,我从一个演讲小白进化为还挺能讲的老手,攻克了汇报难关。——现代物理研究所级博士生莫方杰大神们的肺腑之言不知有没有为你打开思路让你顿生肝论文的冲动?好事多磨,漫漫学术科研路上不要泄气每一点收获都要依靠日积月累的打磨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吧
·TheEnd·
撰稿?张 楠
??
猜你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