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三发表英文论文专业第一,他的名字叫叶联 [复制链接]

1#
德国强力白蚀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http://www.mxxshi.com/py/cs/9261.html
德国强力白蚀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http://www.mxxshi.com/py/cs/9261.html

“我长大想成为一个科学家”——这是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的梦想,这个男孩也有这样一个“普通”的梦,却通过行动创造了“不普通”。

志愿活动中热心奉献,学风朋辈的讲台上挥洒热血,国奖答辩中备受瞩目,他以GPA3.84的成绩位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精英班)专业第一。在认识科研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大三就尝试发表英文论文。他享受着充实的生活带来的快乐,跟随着自己的内心,追求着那个从一而终的梦。他就是精英班的叶联葳,一个正在追梦路上的科研爱好者。

执科学严谨之笔,绘制科研新蓝图

叶联葳严谨的习惯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中,他相信做任何事都有共通之处。几乎所有专业课成绩都在95分以上的他,将坚实的理论基础带到日常实验科研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丰硕的科研成果。

叶联葳始终坚信“科研离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很遥远,它和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同时借助一些仪器手段,解决问题,探索未知,“这便是科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已经取得“第七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二等奖”的他来说,实验设计始终是重中之重。

“进行一次实验设计过程犹如闯一次关,各方面都需要思虑周全,比如实验中最重要的安全性、实验配方设计、温度调控等”,方案最优化是叶联葳每次都要耐心思索的地方。“因为去东区做实验需要一定时间成本,所以我要珍惜每一次的实验机会。”

每次实验前他都做到充分的课题“溯源”,借助前辈的力量,努力寻找自己的创新点。做科研期间,他多次与老师、学长学姐交流,既开拓了视野,也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当提到科研态度时,“不是抱着完成项目,完成课题,发文章这种功利的目的做科研,做实验,有一颗平静的心,这是最为重要的。”他如是说。

但科研注定孤独,“有的时候不必在意大多数人的想法,生活其实就是给自己找乐子的一个过程,世界并没有给你很多条条框框,所以你也不必背着沉重的包袱去艰难地向前,遵从内心去生活”,叶联葳不愿做一个被“包袱”压得喘不过气的独行者。

“论”述科学,“文”载理性

本科阶段就已发表了一篇中文论文和一篇英文论文,他在论文写作方面有深入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文献查阅能力是通向科研更深处的不二法门。

到了执笔开写的时候,语言问题成了“拦路虎”,虽然在研究过程中看过多篇英文文献,但是一到自己开始撰写论文的时候,每个词、每个短语、每个句子都需经过一番斟酌。对此,叶联葳并没有退却,而是坚持边写作边适应英语论文写作要求,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第一篇自己的论文觉得是以学习为主,学习别人的措辞与行文。”从第一篇的生涩、艰难到第二篇、第三篇的渐入佳境,不仅对叶联葳的学术能力帮助很大,而且一次次的经历让他感觉自己更加严谨了,包括生活中一些谈吐都变得更为谨慎。

“说话有时候也是需要有理有据的,不应该是总是‘我觉得’,而是‘由某某原理,所以怎么怎么样’”

手持笃学之锄,耕耘收获之田

很多优秀的人都有自己优良的习惯并始终保持,他喜欢在每天晚上睡前列出第二天的任务清单,同时大概规划一下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第二天任务完成后,就在小纸片上将那项划去,他觉得划去任务的那一瞬间是很有成就感的。

寂静的夜晚,只有时密时疏的键盘声悄然入耳,那是他大二时C语言课程设计期间的常态。小组成员一起写代码,即便是忙得无暇娱乐,但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心得,也是乐在其中,这段时光也令他难以忘却。

在学风朋辈讲课虽然很新鲜,也很有意义,但他在开始的时候也会有些担心,很担心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怕自己的知识盲区会导致授课难以进行……在朋辈的小伙伴们和朋友们的帮助下,自己感觉到了归属感,慢慢找到了诀窍,同时经验也是越来越充足。

周末的他也丝毫不能放松,做实验、完成一些科研任务、做志愿服务都在等着自己,在别人眼里的他似乎过于忙碌,但他是忙于自己热爱的事。我们对自己热爱的事肯定会打起百分之一百的热情,即便是再忙也会感到闲庭信步般的愉悦。

自带学霸属性的他,是时时坚守“自律给我自由”信条的收获;发表多篇论文的他,是时刻保持严谨态度的硕果;斩获竞赛荣誉的他,是处处坚持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心态的回馈。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荣誉,又何尝不是日常的普通积累?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

每个人都可以梦想成真

编辑:时佳琪、高夙美、陈大源

审核、校对:徐鹏杰

责编:金保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