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楚天都市报记者李碗容通讯员高翔贾法雷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黑洞研究及发现银河系中央的超大质量天体”方面的贡献,授予天文领域的研究者。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样授予天体物理学,为何天文领域的研究者屡屡摘得诺奖桂冠?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了科普讲座,该校天文系教授吴庆文为学生解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会后他接受了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
人物介绍:吴庆文,华中科技大学天文系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年6月作为人才引进到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任教授。现任物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湖北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主持重点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自然科学基金。
吴庆文
天文领域再摘诺奖冷门专业变热门
“近6年4次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天文领域,我们很激动。这体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这些问题不单单是物理、天文等学科问题。它也不仅仅是学科的问题,更是人类感兴趣的问题,体现了人类对宇宙和未知的渴望。”吴庆文说。
吴庆文谈道,科学上的发现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越研究宇宙越感觉人类的渺小。“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一个风向标,我们要继续花时间去做研究。现在这个时代,基础学科的高度决定了国家的高度和文明发展的程度,物理、数学、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关键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基础学科作为理论基础,一切应用技术都是空中楼阁。只有潜心研究,做好基础研究,才不会有卡脖子问题。”
“这个领域原来是一个冷门的领域,现在越来越热,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体现。现在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因热爱入行。我们物理学院以前学生报考积极性不高,但近几年形势已经完全逆转,可以说非常火爆,基本都是第一志愿报考,同时每年有几十个学生从其他专业转到物理学院。”吴庆文说。讲座现场,记者也感受到学生们的天文热情。
讲座现场
当天,吴庆文从黑洞研究的历史、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和学生们详细地讲解黑洞。学生听得认真,互动交流环节他们跟吴庆文交流“宇宙有无绝对中心?”“是什么力量使宇宙膨胀?”等问题。正常讲座持续了3个多小时,线上平台多名网友在线观看。
吴庆文跟学生交流
研究黑洞20余年参与拍摄黑洞照片
吴庆文从研究生阶段以来就研究黑洞,20余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聚焦黑洞照片、黑洞形成和演化、宇宙中不同类型黑洞等问题。“我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就去学习探索,找老师前辈请教,宇宙越研究越有趣。”在有趣的同时,他也取得较多科研成绩。
去年公布的黑洞照片就是他所在团队的科研成绩。几年前,EHT黑洞拍摄项目工作组成立后,他和学生一起申请加入,从事理论分析工作。过去几年,他和研究生冯建超博士对黑洞进行了系列研究,对黑洞吞噬物质过程、黑洞自旋等重要信息做了较好限定,提出这次视界望远镜观测的黑洞图像应该是来自黑洞吞噬的物质,而非相对论性喷流。此外,还发现这个巨型黑洞很有可能是高速自转的。
黑洞照片较好地支持了吴庆文前面的研究结果,他们还在天文方面国际顶级杂志上,对黑洞照片进行了理论计算。“黑洞照片公布最简单的是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世界上没有比好奇心更重要的了。人类从原始社会一路走来,好奇心推使我们不断前进,通过对好奇事物的研究,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打造新的技术,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黑洞的演化就是宇宙演化的历史,通过黑洞演化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宇宙的演化。”吴庆文说。
目前,吴庆文黑洞研究的重心是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器计划。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罗俊院士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提出,预计年至年部署三颗绕地球运转的卫星,组成空间引力波天文台。这将帮助我们理解宇宙早期种子黑洞、黑洞的增长历史、星系演化等重大天文与物理学问题。
天琴计划中,吴庆文参与引力波天文学研究。“我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