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201颗脉冲星 [复制链接]

1#

“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再迎科研进展: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在观测中取得的进展,发现了颗新脉冲星。5月20日,这一科研成果的论文登上了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英文简称RAA)封面。

图为“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实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所谓脉冲星,是指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残骸,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磁场最强、自转最快、相对论效应显著的一类迷人而又奇异的天体,被视为研究宇宙极端环境中物理规律的理想实验室。脉冲星的发现和研究也是国际上大射电望远镜关键科学目标之一。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说,早年的脉冲星发现,以及脉冲星双星监测对引力波辐射做出的首次物理验证,因其意义重大,还曾斩获过两项诺贝尔物理学奖。自年脉冲星发现到现在50余年,已经发现约颗脉冲星,其中约多颗毫秒脉冲星。

“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配备的19波束L波段接收机,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韩金林带领科研团队提出用FAST进行脉冲星快照巡天,预期发现颗左右的新脉冲星。

该巡天项目于年初正式开启观测。截至年3月,该项目共计观测了约平方度的银道面区域,新发现了颗脉冲星,其中包括一批最暗弱的脉冲星、挑战当代银河系电子分布模型的大色散量脉冲星、40颗毫秒脉冲星、16颗脉冲双星、一批模式变化和消零脉冲星以及射电暂现源等。

韩金林说,后续对这些毫秒脉冲星的测时观测可以用来探测来自遥远星系的低频引力波,还可用于建立脉冲星时间和空间基准,其中一些脉冲星将会成为检验引力理论的绝佳利器,因此这些发现是对该领域的一个显著贡献。

作为该论文的特约审稿人之一,澳大利亚CSIRO天文和空间科学研究员、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RNManchester教授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专栏发表评论称:“作为一个巡天项目早期阶段,这数目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论文揭示了FAST在脉冲星天文学特别是脉冲星搜寻方面的大好前景。”

记者了解到,《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发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高水平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目前是天文领域国内唯一的SCI期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