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陈日胜交流海水稻研究成果。
陈日胜
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因为工作原因,我国海水稻发现人和育种人、广东海洋大学讲座教授陈日胜曾与袁隆平有过不少交集。昨天,他向记者回忆了他与袁隆平的几次见面。“袁老是一位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并且非常率真的、纯粹的科学家。”陈日胜表示,袁老对海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没有他的推动,中国海水稻研究可能还要晚几年。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我之前了解到袁老摔了一跤后身体不太好,大家都祈祷他能早日好起来,能早日实现禾下乘凉梦。这次听说袁老逝世,心里非常悲痛。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陈日胜昨日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悲痛地表示。
“他是我的伯乐”
在陈日胜看来,袁隆平是自己的“伯乐”。在他印象中,袁隆平对青年科研工作者非常关心,只要他们的科研成果有价值,袁老都会尽最大力度进行推介。
在国内,陈日胜是较早进行海水稻研究的专家,被称为“海水稻之父”。陈日胜说,海稻种子来自海边野生,经30年的培育、选种,可以在含高盐分海边滩涂地里生长。起初亩产虽只有75至公斤,但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是海稻区别于其他水稻的最大优点。因为种子发现于年,最终他将品种取名为“海稻86”。年9月1日,“海稻86”通过农业部颁布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陈日胜的发现引起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