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技部病毒溯源工作本质上是科学问题科技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科技日报记者张佳星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冠病*溯源情况新闻发布会。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图源:国新网发徐想摄

“RaTG13(一种在蝙蝠身上发现的新冠病*,此冠状病*目前被认为在基因组序列上与新冠病*同源性最高)在基因组序列上与新冠病*有96.2%的同源性,但在受体结合区同源性只有89.3%。这意味着它虽然在序列上与新冠病*相似,但在感染能力上差别非常大。”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会上给出两组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数据对比,而另一种由中国海关截获的走私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虽然在序列同源性上与新冠病*只有92.4%的相似性,但受体结合区同源性高达96.9%。

病*溯源是严谨的科学问题

这一组数据的对比,用科学的事实证明病*溯源工作远不是简单的想当然,需要严密的研究和佐证,任何基于表面现象捕风捉影的推测都无助于病*溯源工作。

以判断蝙蝠冠状病*RaTG13基因组与新冠病*的进化关系为例,序列同源性与新冠病*达到96.2%的相似度,但RaTG13在结合受体的关键区域(RBD区)上,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9.3%,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RaTG13和新冠病*相比,它在不同物种上的感染能力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专家综合研判认为RaTG13与新冠病*存在着较远的进化关系。

中国科研团队持续推进病*溯源

“溯源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科学问题,因此科学研究在溯源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徐南平介绍,病*疫情发生后,中国*府部署了5大科研方向,病*溯源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向。科技部组织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团队,围绕动物溯源、人群溯源、分子溯源、环境溯源等重点方向,积极开展病*溯源的研究工作。

以动物溯源为例,在疫情刚发生时,中国科研团队就针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野生动物、家禽、家畜的病*检测,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一共检测了8万多份样品,没有发现一例新冠病*抗体或核酸阳性。

“研究团队通过攻*试验,进一步把这些动物按照易感染、不易感染或者不感染进行排队。”徐南平介绍,这样就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知道动物溯源的一些主要方向。

“我们的研究团队同时还在分子溯源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徐南平说,病*溯源是一个科学难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科研团队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事实,开展科学溯源,才有可能最终揭开真相。

中国科学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通过与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溯源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徐南平用数据说话:截至7月19日,中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外团队联合发表的溯源相关论文篇,国内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篇,中国的溯源研究国际化程度非常高。

同时,中国积极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依托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了全球共享的新冠病*信息库,截至7月19日,已经收集分享全球范围的新冠病*基因序列万余条,为全球个国家和地区近30万用户提供了服务。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宇

审核:朱丽

终审:何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