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5青少年上安全数据分析报告出炉kn3ynzci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分型治疗

2015青少年上安全数据分析报告出炉


而根据360互联安全中心发布的这份报告进一步显示,对于不熟悉络诈骗的青少年来说,手机和电脑同样危险。《2015年青少年上安全分析报告》出具了来自360补天平台的数据,今年1-4月,白帽子共向补天平台报告有效的中小学校站漏洞175个。 原标题:2015青少年上安全数据分析报告出炉 青少年是互联的主体,也是互联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络安全意识,保护青少年的上安全亟待解决。6月5日,是国家络安全宣传周的法治主题日,360互联安全中心发布《2015年青少年上安全分析报告》,全方面地分析了青少年遭遇络诈骗的主要形式与途径,以及中小学校站安全漏洞现状。 青少年遭络诈骗数量同比略上升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6岁以下的青少年民数量约为1亿至1.2亿左右,占中国民总数的16%-20%之间,我国络用户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 然而,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警惕性低,而络欺诈、钓鱼站等络威胁又具有极高的迷惑性,致使近年来未成年人在上遭受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青少年上安全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4月,360互联安全中心共接到络诈骗报案6211起,其中,16岁以下青少年报案总数为124起,约占全体民报案总数的2.0%。较2014年同期上涨了0.2个百分点。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男生遭络诈骗的人均损失已超过千元,男生受害者的数量几乎是女生的4倍。数据显示,在络诈骗的青少年受害者中,男生占比79.8%,人均损失1769元;女生占比20.2%,人均损失729元。络诈骗对青少年男生的危险性远远高于女生。 在所有报案的青少年络诈骗受害者中,年龄最小的仅为11岁。14岁是一个危险期,报案者数量从这一年龄开始大幅增加。而16岁,是青少年遭遇络诈骗的高发年龄,有59起,占所有报案数量的48%。 手机和电脑对青少年同样危险 在中央信办指导下形成的《我国公众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揭示了当前我国公众络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五大问题,其中特别指出了青少年络安全基础技能、络应用安全等意识亟待加强,青少年络安全教育急需加大力度推广。 而根据360互联安全中心发布的这份报告进一步显示,对于不熟悉络诈骗的青少年来说,手机和电脑同样危险。青少年在电脑上被骗的人数和在手机上被骗的人数相等,各占50%。 但从具体途径来看,PC端和手机端有所区别。在PC端,青少年主要因社交而上当受骗,这一群体占52%,其次是购物站(20%)、游戏站(20%);而在手机端,诈骗短信排名第一,占39%,其次是钓鱼站(29%)、诈骗电话(26%)。


  图表资料 中小学站安全漏洞或致信息泄露 360络安全专家裴智勇表示,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多与个人信息泄漏有关。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的主体,其个人信息安全和保护,更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2015年青少年上安全分析报告》出具了来自360补天平台的数据,今年1-4月,白帽子共向补天平台报告有效的中小学校站漏洞175个。经补天平台安全专家确认评级,其中高危漏洞139个,占79.4%。且截至到5月28日,上述175个漏洞均没有被修复。


  图表资料 在这175个中小学站漏洞中,有46.9%为SQL注入漏洞,是最为普遍存在的安全漏洞;命令执行漏洞和信息泄露漏洞各占13.1%,另有9.7%的高校站存在弱口令漏洞。


  图表资料 裴智勇表示,高危漏洞的普遍存在意味着学校站很容易被黑客入侵和篡改,甚至可能造成大量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个人信息的泄漏,从而为各种络诈骗和其他络犯罪提供资源和便利。 此外,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 弱口令漏洞并不是一种因为专业水平不足所导致的安全漏洞,而完完全全是由于管理员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使用过于简单、常见的密码所致。 他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运用报告》显示,城镇未成年人8岁以前首次触比例已经超过五成。提高青少年的络安全意识,保护青少年的上安全亟待解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