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科院宣布停用知网,并已找好替代品,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导语:“谁云少年别,落泪各沾衣”,又到了一年毕业季,离别之际还没来得及伤感,大学生便被论文折磨得辗转难眠。

天临元年至今,每到毕业季都有大学生去翟博士的社交平台下转悠一圈,有人在凌晨一两点钟问候他你睡着了吗?我通宵到现在。有人质问他,你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写论文呢?

不过最近,大学生们的画风变了,因为中科院宣布停用知网,有人便直言翟某说得对啊,而中科院停用知网的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中科院宣布停用“知网”,背后原因引人深思,网友:翟某说得对啊

中科院是中国最高的科研机构,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科院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更是有着大量的专家学者,称得上是一个人才汇聚之地,同样也是一个论文产出之地。

而知网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并建立的一个数据检索网站,各大高校论文查重使用的几乎都是知网,知网大有垄断的态势。

它也贵得离谱,大学生在学校查重之前,先进行一次查重,要花上三四百元,这对大学生来说可是相当昂贵的,学校又何尝不是呢?

知网收入的最大来源是论文下载,下载论文一篇要花费15~25元,大学生写一篇论文要参考十几二十几个论文,是相当巨大的一笔费用了,不过这些费用都是由学校买单的,云南、湖北、山东、河北等地的高校,就出现过因为知网收费太贵而停用知网的情况。

中科院此次宣布停用知网的原因,也是因为费用太贵,中科院回应,中科院和知网公司就费用等方面进行了多轮谈判,但结果依然不合人意,续订费用依旧高达上千万,已经不堪重负了。

并且中科院表示已经找到替代品了,暂时先用万方和维普代替知网,它的做法得到了大学生们的大力支持,知识的确不应该形成垄断赚钱的态势,那么此次权威结构宣布停用知网后,会带来什么改变和影响呢?

知识的垄断态势能否得以解决?中科院停用知网对教育界有什么影响?

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只要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需要写论文,发表论文,就会用到查重网站,停用它,还将会有新的替代品产出,只要做大做强后,公司要生存,知识付费的现象还将会存在,只不过是收费高低的问题。

此次中科院的决策可谓是赤裸裸地体现出了对知网的不满,各大高校更是不堪重负,难免有知名大学接着跳出来停用知网,绝大多数名牌大学陆续采取相应举措后,对知网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它可能会在价格上进行调整。

当然大学生也是受益者,知网的价格比别的价格大得多,大学生如果使用的是其它网站,还能够省钱,多查几次,保证重复率更低。不过大学生要注意,重复率最好别低于3%,太低可能会判为没有理论依据。

届毕业生答辩在即,大学生莫要焦虑,应重视这三个细节

如今很多大学都在上网课,答辩自然也会实行线上答辩的形式,线上不意味着不庄重,大学生应该衣着得体,穿着舒适自然,给老师们带来一种自己无比重视的感觉。

切忌照着幻灯片念,如果大学生怕紧张,可以在私下里准备一份文稿,多背诵几遍,比大学生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要强。

态度要端正,即使自己自信自己的毕业论文写得非常好,没有问题,也应悉心听从教师的问话和指教,有一个好印象才能有一个好的分数。

笔者寄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发表论文是为科研服务的,这些学者们理应把经费用在科研上,而不是大部分用在查重上,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况且知网的论文,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国内外知名期刊,知名科研人员的,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而不是把知识当成了赚钱的工具。

所以笔者认为,中科院的做法简直是太值得点赞了,应了那句话知网是什么东西,怎么敢收费这么高呢?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出手,严格管控关于教育方面收费的行为,让中国学子能够有学上,有书念。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欢迎留言。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