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我国麻醉青年麻醉科医师能力、激发青年麻醉科医师热情、选拔和培养青年麻醉科医师、推动中国麻醉学事业发展,宜昌人福设立了三项基金:“人福”青年麻醉学医师科研基金、“人福”青年麻醉学医师优秀论文以及“人福”青年麻醉学医师海外学习资助计划,上述项目自年起已合作开展五年。获得上述奖项的中青年麻醉科医师医院麻醉科室的领导和骨干,vision麻醉眼界订阅号医院麻醉科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陶涛,给青年麻醉医师分享他的获奖经历和科研感悟。
临床工作已十分繁重的麻醉科医师的科研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不发表论文,我们用什么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
陶涛:“论文是对整个科研过程的总结,我们需要将科研成果分享出来。”首先,科研能力可以通过论文体现现有评价体系仿佛使大家背上了一个沉重的负担——论文。但当我们遇到一些临床问题或通过临床实践而产生一些改进的思路时,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方案,而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解决问题、验证想法,最后将完成的结果总结出来,而总结的方式之一就是论文,所以,论文实则为科研过程的总结,并非需要将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将科研成果通过论文的方式总结出来,对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也是证明自身科研能力的方法之一。其次,善于总结分享亦能证明科研能力从某种意义而言,如果不发表论文,似乎很难证明自己。论文确实是体现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总结和分享,当我们完成一个科研想法之后,总结并分享给同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临床和科研能力。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也可以借助短视频,朋友圈等方式,分享个人的goodidea,特殊的病例。不论是在临床工作亦或是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是积累的经验,完成的成果都可以总结出来去发表或分享,这同样是体现科研能力的方式之一。
您认为,个人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应当保持怎样的心态?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又是否等于顶级成果?
陶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科研至关重要,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未必等于顶级成果。”首先,科研需要不断试错,科研过程中需要保持在科研过程中,对于临床医生而言,首先是在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再提出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探究假说的正确与否。因此,科研就是在不断试错,在此过程中会面临大量失败。寻找正确道路的过程是艰难的,我们需要不断告诉自己,说服自己失败是正常的,失败也是成功的一种体现。在失败中不断总结,不断尝试,最终才能寻找到真相或者真相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要。其次,顶级的科研成果必须通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如果论文发表于顶级期刊,例如CNS或四大医学期刊,毋庸置疑,论文的科研水平可以说是顶级的,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一定是最顶级的成果。我个人认为一个顶级成果需要经受的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更需要在实践中经受考验,证明其价值和对人类带来的深远影响。简介 陶涛年荣获“人福”青年麻醉学医师海外学习资助计划
医院麻醉科
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药学会麻醉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医院协会疼痛科专业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区域神经阻滞学组成员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往期精彩回顾▼
夏海发:临床工作和科研互不冲突,相得益彰
侯武刚:中青年医师应不忘初心、扬长避短,努力产出创新性科研成果
邵刘佳子:中青年医师应善学他人善者,不轻言放弃,早出成果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