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已于近期产生了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以上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韩联社援引韩国化学研究院4日消息称,由该院牵头的新型病*融合研究团队(CEVI融合研究团队)已发现可以对抗新冠病*(COVID-19)的抗体。该研究团队表示,新冠病*的刺突蛋白结构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非典(SARS)的刺突蛋白结构非常相近,并已确认后者的中和抗体可与其相结合。研究团队对生物科学预印网站“bioRxiv”上公开的新冠病*刺突蛋白的结构信息文件进行分析后预测,非典的2个中和抗体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1个中和抗体可以与新冠病*的刺突蛋白相结合,预计这将对疫苗研发做出贡献。上述研究结果已于上月27日在bioRxiv上刊登。研究团队上月17日还从疾病管理本部获取新型冠状病**株,并成功获取了核糖核酸(RNA)。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