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博士群体平均恋爱687次估计是把相亲次 [复制链接]

1#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

作者:浴火凤凰编辑:学妹

相亲,

或许是博士群体恋爱次数最高的主要原因

前几天,看到了一篇《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其中有一条信息不禁令我大跌眼镜:

从综合恋爱次数上来看,拥有博士学历的人群恋爱次数是最多的,平均达6.87次,而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历人群最少,平均次数均为3.15次。

如此推算,一个本科生谈一次恋爱的时候,博士已经谈完两次,正在酝酿第三次、第四次了……

这组数字与人们头脑中的想象情况正好相反: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历群体,有大把的时间上演卿卿我我,恋爱次数应该最高;而博士成天“圈养”在实验室,认识的异性估计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哪能恋爱这么多次?

此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博士群体中,女博士的恋爱次数更高,平均为7.12次,男博士恋爱次数,平均为6.47次,在这点上还拖了女博士的后腿!

有网友调侃道:博士原来并非是缺爱的“孤独症患者”,而是爱并快乐着的“恋爱达人”啊!作为只有一次恋爱经历的博士群体中的一员,我对于这个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表示深深地怀疑。然而,上网查证一番之后才发现,这份报告是由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联合百合网婚恋研究院共同完成,数据应该还是可信的。于是,我这个“拖后腿”的博士,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探索思路,对这一现实问题进入深入研究,最后分析得出博士生恋爱次数如此之高的3条可能原因。

原因之一:

对“恋爱”这一概念的定义不同

部分博士思维比较活跃,有时甚至异于常人,或许对于“恋爱”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限于实验室这一狭小的生活圈,接触异性机会较少。对于同门异性对自己的多次帮助,可能就认为人家对自己有意思,于是就寻找到了“恋爱”的味道……所以,博士生将许多类似的普通人没有归为“恋爱”的经历,也划分到了恋爱里面。

原因之二:

参与调查的可能是个“假博士”

一来,调查方进行对象调查时,不太可能让其掏出毕业证书,于是,你就随便写上个“博士”学历,也能提升点自己的档次,再吹嘘自己有过多次恋爱,显得经历丰富;

二来,现在“真博士”毕业相当困难,而“假博士”却过得风生水起,这个可参考“知网门”的翟博士。对于那些不用写论文、不用自己查重,甚至根本不用担心能否正常毕业的博士们,当然有大把时间去谈恋爱,恋爱次数自然就高了。

原因之三:

估计把相亲次数入计算在内,我认为这是最主要原因!

大学入学时18岁,按照本科、硕士、博士“4+3+3”的最少时间来计算,如果中间再延毕几年,差不多也30岁了。

读到博士还没对象的,可能是大龄“剩斗士”了,就算自己不急家人也着急啊!于是,被各种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导师介绍相亲的博士,应该不在少数,一个相亲6、7次,应该还是小数目,这也正好符合调查中博士们的平均恋爱次数。

冰冷数据背后的心酸相亲感悟

恋爱次数的调查数据,所能反映的仅仅是一种平均水平,“6.87”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可能是博士们经历过无数次相亲后的心酸感悟。

男博士们的相亲感悟

感悟一:相亲见到别人给你介绍的对象,你就知道自己在介绍人眼中是什么样子了。这大概就是相亲能给你带来的唯一价值。感悟二:每当介绍人说了相亲女生的条件:什么高学历,个头一米六八,人长的漂亮,工作稳定,家庭条件也不错。千万别抱太高的幻想,这样的好女生,还能轮得到你?还是那句话,无论网购还是相亲,以实物为主。感悟三:当相亲对象说自己学历不高,眼界不宽,人也不漂亮,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并不是在自责,而是想让你远离。毕竟,相亲不是谈恋爱,都是以结婚为目的去的,你无车、无房,也怪不得人家姑娘。感悟四:在这样的俗世人间生活,就得按照大多数人的生存方式去生活。感悟五:婚和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婚是长期投资,恋是短期套利。婚姻更在乎对方给予的物质价值(房、车、户口),而恋爱更倾向于对方给予的情绪价值(开心、脾气相投)。感悟六: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爱情,但是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女博士们的相亲感悟

感悟一:

以前太天真了,总觉得自己学历高,不愁嫁人。但是,婚恋市场可不管你的学历,女性婚恋竞争力从26岁开始就迅速下滑,28开始每年跌幅超过5%!30岁开始连续跌停,然后随着生育能力退减的泥沙俱下,最终只好慌不择路地挂跌停清仓了。

感悟二:

多次的相亲失败,不知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再进行下一场相亲,也不知道真正的缘分到底属不属于爱情。只是突然明白了,为何跟自己一样的博士们总是嫁不出去了……

感悟三:

女博士在30岁之前,主要嫌相亲男生学历太低,与自己不匹配;人也长不够帅,拿不出手;没有上进心,也不知道提升学历或是报个学习班;甚至,对男方诸如抽烟、喝酒、吐痰和隔天洗澡这样所谓的“小毛病”都无法忍受。可到了30岁之后,有车、有房,对自己好就行,其他不重要,不想挑了,也挑不动了!

感悟四:

我以前的相亲标准:男方必须有车有房,还要有责任和担当,对感情专一,年薪50万以上,独生子,会做饭,会唱歌,长得帅。试问,这么优秀的男人,怎么可能会混到找不着对象还专门跑来相亲?但凡相亲的,好多都是优胜劣汰下来的,虽然你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感悟五:

说对方没有生活情趣,很大可能性是我们所处的圈子不同。相亲对象的圈子重合度其实很重要,聊天的内容如果都是彼此没有共同语言的话题,也就不会有下文了。所以,博士相亲,“门当户对”还是很有道理的。

……

多次相亲折射出

男女博士的不同择偶标准

听了这么多男女博士相亲的心酸感悟,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这主要还在于男女博士不同的择偶标准,其实不光博士群体,其他群体也是一样的。

01

从男性选择女性的角度来说:长相与身材

其实,很多相亲女性身上都拥有众多优点,如饱读诗书、温柔贤惠、善解人意,等等。但是,对于相亲的男性来讲,不敢说%,但至少也是90%以上,看女性的第一眼就决定她是不是想要交往的人。

第一眼看的什么?是女方的长相与身材。只有这个过关了,双方才有继续接触的愿望。

但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女性看男性外表的“加分制”,即越帅越高越加分,男性看女性外表更多的则是“及格制”:只要入了眼就行了,不见得女方越是美艳漂亮,男方就越愿意投入感情和物质。如果女方太过漂亮了,男方也会考虑自己是否能hold住。

02

从女性选择男性的角度来说:是否设置了过高择偶障碍

相亲时,如果女方的学历高、个头高、收入高、颜值高、情商高,自然可以要求对方也必须匹配。但如果自身条件不怎么优秀的,还要求对方必须如何如何,想想这样是否是自己要求过多?

如果有一两个男性追求,但是你看不上眼,这很正常。但是,若是一群相亲的男生你都看不上眼,那是否应该冷静思考一下自己的要求是否合适了。

其实,爱情、婚姻和学历的高低没有多少关系,一般相亲是为了脱单,脱单是为了结婚,结婚后过日子还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要把学历、相貌、房产这些东西看得太重。

愿所有还奔走在相亲之路上的博士们,找到心仪的那一位,早日踏上幸福的人生路!

点击图片查看考博经验、博士生活、博士感悟等相关文章:后台回复“8”或“八”获取:《博士研究生自我放弃指南》《人大博士告诉你谈恋爱的9个经济学原理》《一个北美文科博士的留学感悟:过河卒子,生活残酷》《博士越来越难考?看看这些高校的要求及建议!》《人大教授聂辉华:如何成为一名一流的经济学博士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