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导
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要求,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于年9月23-25日在长春召开。
论坛召开期间,两院院士与科技期刊主编共聚一堂,探索适宜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理想途径。
学术期刊记载着大量学科信息内容,既是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经验的平台,又是深化学科研究、创新科研方向,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科学技术的催化剂。
探讨科技期刊发展意义深远,今天,学会服务部小福团特将院士专家论坛期间访谈内容摘编整理,分享给大家,以资借鉴。
苦练内功,办好我们自己的学术期刊
点击图片可跳转原文→→→
张伯礼说,应用学科建设的任务,应该服务于经济建设,特别是现在的评估体系也在往这方面靠拢,无缝对接。把企业的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正是学科发展的内涵动力。有些基础学科的发展要抓前沿问题,而应用学科的发展则是要解决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中药学正是这样的一个学科,当然不排除也有基础研究。
3年前,天津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作为国内中医学科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环球中医药杂志》《天津中医药》等刊物的主编,张伯礼始终相信,期刊是科技创新成果首发竞争的主战场,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记载和传播科学创造与发现是全世界科学共同体创办科技期刊的重要目的,代表了全世界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导向。
可除此以外,他认为,中国科技期刊也是传承中国科技领域创新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引领复兴伟业大*的冲锋号角、是集结中华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是中国科技创新思想和学术话语的忠实代表。
“中医药是我们的原创学科优势,也是我们具有中国文化的学术特色,但科研成果、学术观点在国外期刊发表却非常困难。”对此,张伯礼直言,如何练好内功,办好我们自己的杂志,是下一步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重点。
他指出,首先需要培育中国核心科技期刊品牌;其次,要注重特色发展,特别是中国科技领先的方向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领域;其三,一方面要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同时也要坚持对等原则。
更大音量发出中国科技期刊声音
点击图片可跳转原文→→→
钱旭红认为,东西方在发展知识学科体系中方式方法不同。他从中西知识学科的演化与发表、趋势和教训,谈到历史上学术期刊在科技创新中的突出作用,并得出结论:现在的科技期刊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独特的知识学科认知体系,从而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我们不仅要知道树叶的脉络,也要知道森林的模样,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