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c#/.net开发招聘微信群 http://www.rjvip.cn/xiaofei/1217.html????
润泽园学习会罗雨佳分享片段本文字数: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对科研工作和学术生涯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你眼中的中华文化应该是什么样子?”
10月29日,在润泽园学习会上,中国科学报记者向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罗雨佳提问。
罗雨佳给出了怎样的回答呢?
她说:“我们理工科的学生特别讲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觉得文化和科学是一样的,它是实修实证的,它是能够'行'出来的。”
雨佳原以为文化就是一碗心灵鸡汤,喝了会让自己有力量,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实验为什么失败?”
但经过一年多的实修实证,她感受到,原来中华文化并不是空洞的,而是可实践的科学。总结起来,学习中华文化给雨佳带来的变化有:
1、走出焦虑。实验的屡次失败,常常让雨佳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倍感挫败与迷茫。但如今,她不再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而是能量满满地做实验。
2、成为自己实验的Owner(主人翁),主动担当。以往,雨佳汇报工作时总是坐在后面,声音小小的,胆胆怯怯地跟老师讲述实验的失败。如今,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量,她认真剖析问题,清清楚楚地列出解决方案。
3、赢得了导师信任,成为课题组组长。
雨佳不再害怕困难,展望未来,她内心充满信心与希望。受罗雨佳的成长故事启发,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文化是无用的,还是可实践的科学?
实验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实验为什么失败?
实验设计有问题、方法不对、操作不熟练,等等……雨佳把原因一一列出来,仔细分析。然而,她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年,雨佳怀着科研梦,走进了中国农大,进入了最好的食品系。她原本以为自己可以特别幸福、特别开心地展开科研生活,没有想到,一次次实验的失败引发了强烈的焦虑,导师的强势更使她心慌,雨佳一下变得一蹶不振。
自己为什么反复失败?科研生活的出口在哪里呢?
首先,出口在自己的心上。
雨佳的妈妈看着愁眉不展的女儿,提示道:“你要不要尝试去剖析一下自己在做实验时的心理?”
在妈妈的引领下,雨佳参加了雁栖湖论坛,学习中华文化。一位同仁的话触动了她的内心,这位同仁说:“雨佳,请你试想,假如你现在已经离开人世了,别人会因为你做了多少试验、高考考了多少分、获得了多少荣誉而记住你,还是因为你为食品行业做了多少贡献而记住你呢?”
那一刻,雨佳泪流满面。生物实验非常辛苦,当初自己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食品行业,想要大展宏图。如今,那颗初心,去哪里了呢?
打开心门,回归初心,雨佳开始继续深入学习。
痛苦的根源其实是不明和贪欲,实验失败带来的痛苦同样如此。
在践行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雨佳发现了一个完完全全不一样的自己,也找到了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
她说:“试验失败只是一个表象,背后却是一颗贪名贪利、一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心。当我发现这个的时候,我才找到了我的出口,才知道了这些事情的根源。”
“观照、反省、引导”,对于雨佳来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每每烦恼痛苦时,她都会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答案,观照、反省、引导自己的起心动念。
她发现自己有那么多不好的起心动念,而在这些念头背后就是一个个小我的错知错见、偏知偏见,浅知浅见,例如:
“学业差不多就行,只要能毕业就好了”。
“科研课题是老师的,不是我的”。
“我想发大文章,所以要选能出名的课题去做”。
“我想留在北京,把实验做好就是为了让我留在北京”。
……
这些又都来源于不明和贪欲。
错知错见:
“课题是老师的。”
雨佳发现,实验失败的时候,她并不是以一颗纯粹的心去解决问题,而是充斥着害怕的念头,害怕向老师汇报。
她一直认为课题是老师的,老师把这个课题交给自己,做不好就没有办法跟老师交代。
贪欲:
“贪名:我想发大文章。”
选一个课题,背后想的不是把这个课题做好利益社会,而是“想发一篇大文章”。发了大文章,在科研界就会被人高高举起。
同时,她也会贪求导师的认可,如果被导师夸赞了,接下来的一个月都会很开心,如果被批评了,那么接下来的几周都会很悲伤。
“贪利:我贪求课题组能带给我的利益。”
雨佳观照到,自己特别想依附于所处的这个团队。因为大导师是一位院士,这让她觉得特别有依靠。实验做得好,赢得导师的肯定,那么她就可以在北京留下来。正是太贪求这个结果,所以才会在实验失败的时候,感到如此地挫败。
……
以上,是雨佳通过“观照、反省、引导”等方法论感悟出来的一些片段。正是这样的践行和体证,使她明白了:“唯大我,最心安,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是自己的小我在作祟。”
正如《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一书中所说:人生烦恼和痛苦的主要根源是不明和贪欲(小我)。这些不明和贪欲,才是实验失败后真正痛苦的根源。
在每一个当下,做出大我的决策
唯大我,最心安
如今雨佳时时践行“观照、反省、引导”功夫,在每一个当下,做出大我的决策,她收获了生命的成长。
01
成为自己实验的Owner(主人翁)
以往,雨佳认为课题是老师的,自己是完成导师的任务。她总觉得自己是一个轻飘飘的存在,每次组会,声音小小地向老师汇报实验的失败,然后把问题抛给导师。
这是一份小我。
观照到自己的小我后,雨佳就开始引导自己。这就是她要研究的课题——开发婴儿奶粉配方,用科技的力量为母婴健康护航。
有这样一份大我在,她的声音变得坚定而有力量。她认真地分析着实验失败的原因,以及接下来的解决方案。她请求老师的指导,眼神里流露着“这个问题终将被解决”的强大信心。
02
主动担当
导师请雨佳带几个本科生做毕业论文,一开始雨佳也不情愿,她觉得会浪费自己的时间。然而,她立马观照到了自己的“不担当”的念头,于是念头一转,答应导师带本科生。
但雨佳没想到,在带本科生的过程中,她既帮助了导师、师弟师妹,也拓宽了自己的实验思路。她体证到: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
03
赢得了导师信任,成为课题组组长
担任课题组组长的师姐面临毕业,导师开始选择新组长。
当导师问谁可以当组长时,雨佳想要担当。但又想到组里还有很多待了6、7年的学姐学长,自己刚刚待了两年,还不能胜任。正在犹豫之间,这时导师说:“雨佳来当,我觉得雨佳比较合适。”
雨佳原以为,只有靠学术才能赢得导师的信任。现在,她发现,人格的力量也可以赢得信任。自己内心的坚定流露在眼神中,或许正是这种眼神赢得了导师的信任,让导师相信雨佳,即使今天突破不了一些学术难题,未来也终能达成突破。
成为课题组的组长,雨佳承担起了更多的职责,心中澎湃能量,脚下虎虎生风。利益自己、利益同学、利益导师、利益社会,走在这条光明大道上,雨佳觉得,自己最是心安。
爱迪生的夫人曾说过,爱迪生与大自然如此和谐,以至于大自然向他泄露了不可思议的秘密。
科学是有方法论的,中华文化也有方法论。按照明心净心的功夫,按照“观照、反省、引导”的步骤,一步步实践,就可以得出一个结果。
正如雨佳,践行中华文化,生命状态焕然一新。希望中华文化,可以为更多坚守在科研一线的同学带去一份光明。
“心-道-德-事”四部曲的内涵是: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德的厚薄决定事的高低、优劣、大小、多少。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
一颗纯粹的心灵,才有可能产生伟大的发明。
学习中华文化,践行明心净心的功夫,净化心灵,成为心灵纯粹的科学家,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百日成长计划第三期,继续与您一起
解决真问题,实现真成长!
温馨提示
关于「四部曲」APP的学习及使用
您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
都可直接拨打客服热线
--
您的信任,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期待您的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