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首晟量子物理讲座对教学科研与问题解决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张首晟教授生前曾是华人诺奖得主的最有力候选人,一生志在效仿哥廷根大学科学先贤,奉行大道至简,用最简洁优美的语言探索世界第一性原理,以一道公式作为人生墓志铭,以全部生命求真、简与美,深为感佩。

近日学习其《日常生活中的量子物理学》讲座,其教学过程概括如下:第一步,从开始,引导学生理解好的提问在于对事物本质的提问,掌握思考与提问的方法。第二步,思考并列出。第三步,变量与问题的相关关系(正反与量化),其中量化关系可以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获得。第四步,演绎论证或实验验证。张教授通过以上通俗易懂的教学过程,引导我们生动了理解了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灵感来源、初始错误与后期调整后假设、变量及其关系的推理过程、论证方法。他的教学方法,是五星教学法的典型案例。传统灌输式教学,最为欠缺的,往往不是没有问题导向,也不是没有激活旧知,不是没有行动验证与总结反思,而是。由于的目的都是对新知的灵感及认识的逐步引入,因此,五星教学法的三个步骤,其实就是产生知识的认识过程。因此,对新知的本质(核心要素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整体水平与学生的理解水平。即的水平直接决定教学水平。推而论之,五星教学法的前三个步骤,是具体到抽象、个别情景的现象到一般原理与规律的认知过程。后两个步骤,是抽象到具体、一般原理与规律到个别情景的行动过程。可见,五星教学法,作为经典教学原理,与学习原理库伯学习圈的完全一致。延伸到儿童的学习,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形式不变的前提下,最主要的是孩子自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基于教材,孩子是被动接受的,而自学是孩子主动去探索的,所以自学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孩子才能主动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自学,利于孩子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假设、自主探索与自我论证。自学,是学习的秘诀,发现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秘诀。问题解决与科学研究上,我们可以借鉴张教授的讲座,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或疑问,假设问题或疑问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区分各变量与问题是正反相关关系,粗略假设其量化关系。基于这种量化关系,作出进一步推论,并通过演绎论证或实验验证的方法,论证推论结果是否正确。该方法也与数学建模的方法一致。通过以上反思,可以再次验证,前文《问题解决、教育、学习、科学研究核心能力分析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中提到的,教学、学习原理、方法,与实践中的问题解决、科学研究的原理、方法,完全一致。我们可以通过对科研过程的了解、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总结、对学习过程的再现、对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反思四项过程的任何一个,得出其他三个过程的有益经验与教训。基于此,近期越来越多地阅读科学(假说演绎经验检验法,尤其数理)、科普、哲学(尤其分析哲学、实验哲学、儿童哲学)等科学、哲学类书籍,如《物质是什么》、《数学三书》等,受益良多。后期逐步分享。BrunerEducatio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