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护理科研循证护理五步曲之ldquo [复制链接]

1#


  一个好的循证护理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取决于护士的临床观察及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护士分析、提出结构化问题的能力。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提出好的循证护理问题。其中PICO程式是帮助你提出结构化问题的关键。


  那么,何谓“P、I、C、O”,如何才能快速确定这四大要素呢?简言之,P是指有关患者、群体或问题的描述;I是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包括用药、治疗、诊断测试等;C作为比较的措施,包括对比的疾病、人群或者用药、治疗、诊断测试等;O是指结果。即:

P(Patient/Population/Problem):病人、群体或问题

I(Intervention/Exposure):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

C(Comparison/Control):对照措施

O(Out
  不知道细心的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由于护理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融合,在研究中会涉及到诸多有关患者体验、观点、感受等需要我们开展质性研究来回答的问题。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家属会担忧哪些问题?参加药物试验患者的治疗体验是什么?某些糖尿病患者为什医院复诊?这些临床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循证问题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

质性领域的循证问题一般包括PIC3个方面,即:

P(Patient):患者或服务对象

I(Interestofphenomena):感兴趣的现象

C(Context):具体情形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进行循证的良好开端,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证据的检索和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对于坚守在临床一线的护士来说,最了解问题发生在哪里。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大家也能够按照PICO原则,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思考,提出高质量的“好”问题!

本文转自浙江循证护理,详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