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所有埋头苦做项目的科研人最新科研绩效评 [复制链接]

1#

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绩效评价主要依据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和数量,以及科研经费、获奖项目的级别和数量。然而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科研绩效评价的主要导向和指标做了明确规定,科研绩效评价应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将科研项目分成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技术和产品开发类和应用示范类三类进行绩效评价。科研绩效评价的大变革,就要来了吗?

未来科研项目论文和应用成果,最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人员工作特点主要是:工作过程难以定量、工作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工作时间无法准确估算。传统简单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有时就会限制科研人员个人潜力的发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此次《通知》兼顾了我国科研人员的工作特点和高校的科研特点,科技部部长李萌认为,这次的“若干措施”推出的改革措施有很多,制定前提就是充分相信科研人员、充分尊重科研规律。这是这次制定措施的基本出发点。

他强调,对于基础前沿研究类的机构,适当提高人员的经费补助标准,保障合理的薪酬待遇,使科研人员长期稳定地从事基础研究,包括从稳定支持经费中提取20%的奖励经费。对基础研究的人才评价,我们采取同行评价,特别是国际同行评价。还实行代表性成果和代表作品评价,重点评价新的发现、新的原理、新的方法、新的规律等这些原创性成果的科学影响。

同时,《通知》要求,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其实,不唯论文论英雄,关键在于“唯”字。不唯论文,并非不将论文作为考核体系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的学术科研水平仍未赶上发达国家,科研仍然是重中之重,学界、社会仍然需要将科研成果以论文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厘清学术与论文之间的关系,而非将单纯追求论文数量、引用数量、所发表期刊水平高低等浮躁之气带到科研中来。

《通知》规定,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以国际国内同行评议为主;技术和产品开发类突出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应用示范类更多采取应用推广相关方评价和市场评价方式。实际上,如果单纯以ESI论文等作为评价标准,行业院校肯定不是综合大学的对手,此次发布的《通知》将科研标准分为三类,比较有利于行业院校应用性研究优势的突显。

关于科研绩效的这些新*策能落实多少?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认为,我们在过去有不少的文件制定出来了,但是落实效果不太理想。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制定过程中,在各方面磨合的过程中,把很多硬指标、硬要求都磨掉了,所以造成在现实中没有办法完全落实。

那么,这一次不一样在哪里呢?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强调,这次每一条都非常明确、具体。比如,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合并,就是合并了,非常明确,操作性很强,大部分条款拿来就可以直接用。

另外对有些需要细化的条款,我们将会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比如说,对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的负责人实行年薪制,要采取“一项一策”的清单式管理,项目的范围、年薪制要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国务院要求由科技部、财*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细化具体措施。因为对于每一个研究类型的项目,要求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采取“一项一策”,一个单位一策,要和单位进行沟通具体的操作。

再比如,我们提出要增加科研人员申报准备的时间,什么项目给多少时间也是需要具体安排的,我们会和有关部门制定详细办法。

相关领域部门的*策性文件和措施,如果和这次提出的措施不一致,应该进行完善和修改。比如精简合并项目预算科目,合并技术验收、财务验收,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经费,这些*策都需要对现有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国外的科研绩效评价,跟国内有何异同?

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工作中,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强调的是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其次,美国十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