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院研究团队获得ldquo国家自然科 [复制链接]

1#

SOM“科研”:又一次“飞跃”

自古以来,“科研”始终是高校除“育人”外的另一个重要使命,也是全球高校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所大学的科研实力决定的不止是其学术贡献,还有育人水平。

“创造管理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为人类贡献管理思想与智慧”,这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每一位学者都铭记于心的科研使命。秉承“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他们总是把陪伴家人的时间全投入在育人与创新研究中。

而时间从不会辜负每一次披星戴月的默默酝酿。今年8月,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生教授作为学术负责人牵头申报的“服务科学与创新管理”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批准。

能获批这个“万民争抢”的人才群体类项目,也意味着,浙大管院目前的创新研究实力与学术影响力已受到国内外学术同行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实现了质的飞跃与再升级。

为了帮助华中生教授团队更好的开展创新研究群体项目,9月29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考察组专家与浙大校方领导一行莅临浙大管院,开展了实地考察与座谈。

专家组莅临考察

获批该项资助有多难?

自年设立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始终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

作为目前我国学术影响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人才团队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与普通人才类项目不同的是,它要求群体骨干成员之间有长期合作,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形成研究团队。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创新群体项目共计38项,其中管理科学部(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科学、宏观管理与*策四个学科)资助2项,浙大管院华中生教授团队此次获批的项目正是其中之一。这是自年以来,浙江大学获得的第1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也是浙大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获得的第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

通过在该项目上的持续研究,浙大管院未来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的学术与学科影响力的提升上,也将实现更大的飞跃与升级。

华中生教授团队是怎样一个群体?

“服务科学与创新管理”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庆瑞担任群体顾问,浙大管院华中生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吴晓波教授、魏江教授、霍宝峰教授、周伟华教授、杨翼研究员为核心骨干成员。项目成员目前共计14人。

群体骨干成员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2人,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群体成员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

专家组实地考察,怎么说?

9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高自友、杨列勋、李若筠、李江涛及考察组专家李一*、*丽华、陈收、朱桂龙一行莅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围绕“服务科学与创新管理”研究团队的科研环境与实验室建设等开展了实地考察与座谈。

而为了给该研究团队提供最大的支持,帮助他们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果,浙江大学何莲珍副校长带领研究生院王征、人事处吕黎江、计财处丁海忠、科研院孙崇德、谢崇波、薛建龙一行,也莅临管理学院参与了座谈。

在此过程中,考察组专家与校方领导对华中生教授团队过去在服务科学和创新管理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期望该群体未来能更好地交叉融合,发挥团队优势,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下,将服务与动态创新研究进一步融合。

同时,考察组专家们也向浙大校方建议:希望学校能帮助该群体落实高水平实验平台,并在人才招聘、中青年骨干教师晋升与发展,以及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等方面提供更多实质性支持。对此,校方领导一行也表示,未来将全力支持该团队更好更快发展。

未来,该群体将怎么做?

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群体将以“国家需求、中国情境、基础前沿、国际水平”为研究价值导向,以服务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和纽带,以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型制造、基于平台的共享服务等为场景,开展服务科学、服务创新和服务系统整合优化三方面系统化、融合化的研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在人才建设与研究成果上,他们还将在紧密融合服务科学与创新管理的基础之上,做出有重要学术与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研究团队。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搭建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梯队;第二,做好国际化人才培养;第三,发表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成果。

素材提供:章魏、*鹂强

今日编辑:段婷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