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中国核物理专家,重大发现本可以得诺奖 [复制链接]

1#

诺贝尔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还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以及综合实力,但多年以来,中国人都是极难获奖的。虽然我们科学发展起步慢,但真的在技术领域落后于人这么多么?事实上,我们曾有很多次获奖的机会,在历史上,至少就有3人和一个团体应该获得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核物理学家赵忠尧、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非凡、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团队。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核物理学家赵忠尧的故事。

赵忠尧生于年,浙江诸暨人,从小聪慧,喜好读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对物理学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后年,求学海外,在加州理工继续学业。因其学习刻苦,且具备物理学的天赋,诺贝尔奖得主密立根非常欣赏这位学生,对其予以了指导。年,赵忠尧获得了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同年,在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同时,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科学家。虽然美国方面极力挽留,但在毕业后,赵忠尧毅然选择回国。

赵忠尧归国后,马不停蹄地加入到了核物理研究事业,一边研究一边培养国内科研人才,王淦昌、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钱三强等众多著名物理学家都是他的学生。李政道先生曾表示,早前瑞典皇家学会的教授告诉他,学会曾经考虑过授予赵忠尧院士诺贝尔物理奖,但有一位德国的物理学家的报告与赵忠尧的结论不同,由此向学会提出了质疑。

后来,经过证实,是那位德国物理研究人员的结论有误(一位很不知名的研究人员,打心底里瞧不起华人,所以故意质疑),赵院士的结果没有问题。但当年的奖项,已经被赵忠尧的同学安德森获得(云室中观测到正电子),同样是发现正电子,虽然晚发现,但是是个西方人,被西方接受了。李政道回忆,当时告诉他这个消息的瑞典皇家学会教授表示,赵老师应该得到30年代初的那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媒体称,安德森也曾表示自己得奖是因为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知道了内情,知道有人故意构陷赵忠尧阻止他拿到诺奖),但对于赵忠尧而言,这是一个遗憾,如果不是因为德国研究人员的错误结论,或许中国早在年就会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

事实上,当初德国研究人员提出质疑的时候,瑞典皇家学会应该第一时间进行调查,而不是直接取消了赵忠尧的备选名额,或许在他们眼中,德国人的技术要远远超过中国人,这可能是偏见,也可能是国家影响力的差距。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以及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我们一定会把赵院士错失的遗憾弥补回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