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野
可乐放党参、蹦迪贴膏药、啤酒加枸杞、熬最晚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
一边「作死」一边自救,既想随心所欲,又想健健康康,青年人的「朋克养生」方式强势兴起。有的人迫于学习工作压力,被迫应酬熬夜,也不得不走向「朋克养生」。
如今,青年人购物车里除了防脱洗发水,还有抗糖丸、褪黑素、西洋参饮料等等各种保健品。
然而,很多保健品都是智商税,没有研究结果支撑,经不起推敲。咱们科研人养生,就要切实有效——
5月5日,《Science》发表了论文《CircadianalignmentofearlyonsetcaloricrestrictionpromoteslongevityinmaleC57BL/6Jmice》,证明控制摄入和限时饮食可以延长寿命[1]!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研究概述
国内外研究表明,热量限制(CR)可以延长寿命[2],但其机制不明。
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JosephTakahashi及其团队决定从昼夜节律的角度,通过检测寿命、体重、衰老相关炎症及肝代谢基因等进一步探索衰老机制。
该研究显示,减少30-40%卡路里摄入,并且进食时间控制在12h内,可使小鼠寿命平均延长35%。
研究分组
试验共设置了6个组,包括①自由饮食组(n=43);卡路里限制饮食组(n=36):②白天进食2h、③白天进食12h、④进食2h、⑤夜晚进食12h,⑥不限制时间的卡路里限制饮食。(小鼠的活跃期在夜间。)
试验分组及每组小鼠体重变化趋势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研究结果
1、热量限制(CR)可延长寿命,限时饮食效果更佳
小鼠的平均寿命通常为2年。在本研究中,CR组平均寿命为天(下图A),比自由进食组小鼠(AL)延长了10%,表明30%的卡路里摄入限制可以延长小鼠的平均寿命!
只在白天进食12h和2h的小鼠寿命分别为天和天,延长了20%。
而只在夜晚进食12h和2h的小鼠寿命分别为天和天,延长百分比高达35%,表明寿命延长的百分比取决于进食时间。
不同组别小鼠生存曲线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有趣的是,小鼠的平均寿命与日均总活动量正相关(下图B)。
另外,小鼠肝、脾、肺、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CR组健康状况更好,患肥胖、肝脂肪变性、高胰岛素血症和肾小球肾炎等概率大大降低(下图C)。
可见控制卡路里摄入和进食时间,能够有效保持健康,延长寿命。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热量限制(CR)可改善肝脏中衰老基因的表达水平
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小鼠肝脏的昼夜节律表达模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AL组有18%的基因发生了改变,CR组基因变化较小,其中夜间进食2h组发生改变的基因最少,仅有4%。
值得注意的是,在GO富集分析生物进程分析中,CR组小鼠和AL组小鼠的衰老进程表达不同,CR组小鼠的肝脏基因表达轮廓与年轻小鼠更相似。
并且,当进食时间安排到夜间(小鼠活跃期)时,更有助于改善衰老的遗传表观变化。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昼夜节律系统与衰老之间的联系
昼夜节律系统直接调节多数与寿命有关的新陈代谢途径,生物钟功能紊乱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导致早衰。
本研究发现,CR组进食时间对优化昼夜节律基因表达极其重要。
在正常的衰老过程中,节律基因表达振幅会下降。在AL组小鼠中,肝脏昼夜节律基因表达水平在衰老过程中减弱,衰老基因mRNA水平振幅也在下降。
而在CR组小鼠中,夜晚进食2h组较白天进食2h组昼夜节律基因振幅更高,衰老基因mRNA水平振幅也更高,表明CR组通过控制进食时间,优化昼夜节律基因表达,实现寿命的延长。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AL组小鼠基因表达水平)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夜晚/白天进食2h组小鼠基因表达水平)
研究tips
①30%的卡路里摄入控制可延长小鼠10%的寿命——保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适当控制热量摄入,少吃一点;
②限时饮食与昼夜节律协同作用,可延长小鼠35%寿命——不仅要少吃,还要控制进食时间,科学规律饮食;
③控制卡路里,在活跃期进食,可显著改善衰老遗传表观变化——为了保持年轻健康,努力做到①和②。
写在最后
本研究为饮食控制、肥胖、衰老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为保证组内差异度更小,本研究使用的是雄性小鼠(雌性或可因卵巢激素等影响饮食昼夜节律),因此性别差异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尽管当前研究仅在小鼠模型上,还未进行临床试验,本研究对于普通民众如何吃得更健康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近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食物多样、吃动平衡、规律进餐等8条平衡膳食准则。此外,多数研究证实,控制热量、限时进食更健康。
因此,想要健康长寿,还是要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减少卡路里摄入,避免夜宵等不节律饮食,做一个科学饮食运动养生的科研人!
一只科研菌:
可是……夜宵啤酒烧烤小龙虾真的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