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秀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摘要:随着高校科研经费规模的不断增长、高校科研政策的倾向支持以及高校对科研资金的监管愈加规范化,使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出现“报账难,报账繁”困境。现结合贵州省高校科研经费在报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剖析其原因,探讨解决的途径,以提高报账质量和效率,使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实现双赢。关键词:报账难、报账繁;高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建议一、针对“报账难,报账繁”问题,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后仍存在部分问题现象。(一)、阶段性报账困难。虽然高校采用了网上预约系统,通过网上预约来办理报销业务,以便报账人员跟踪查询报账状态。实行网签报账后,大大改善了领导签字、排队报账的现象,对提高前台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学期期末、科研处及教务处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年底收回项目预算时,预约取号较为困难。(二)、部分报销单据完成报账流程时间较长。虽然高校采取一些措施,具体如下:1、高校通过提高报销金额审批额度,提高了项目负责人的签字权限,简化了审批流程和签字环节。2、高校结合科研经费报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常见问题制定了《报账指南》,该指南对于报销审批权限、报销各类业务所需要提供的票据及佐证资料均做了详细的解释。3、很多高校开展了财务报账指导培训班、建立QQ工作群等在线指导老师报销业务。虽然采取了以上等措施,但是部分科研人员反映完成报账流程仍需要较长时间。(三)、部分票据审核多次难以通过。随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对票据的审核管理也越来越规范,部分报账人员提供的票据因不合规或不完整,或财务人员未对票据不能报销的原因逐一解释清楚。导致同一笔业务多次审核难以通过。(四)科研人员反复往返于有关部门之间。因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涉及预算、核算、决算多个环节,虽然财务处与科研管理部门都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但是在日常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部分科研人员反映部分工作在部门之间没有及时沟通交流,致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存在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经费入账耗时长。当科研经费到账后,因大部分款项并未注明项目名称或是项目责任人等相关的科研项目信息,且科研工作人员长期未反馈信息至财务处或财务处迟迟收不到科研管理处提供的经费下拨情况说明及项目责任书,因此未下达项目预算,致使科研工作人员在急需支出科研经费时才发现该项目在财务系统中是“无项目、无预算”的状态。2、在科研经费报账过程中,科研人员多次调整预算,根据某高校科研管理办法规定,科研项目预算可在项目实施期中、结题前一个月或结题后进行修改。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老师并未按预算提前筹划,经常是在出现预算超支不能报销后或预算项目与实际支出不相符的时候才提出调整预算,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严肃性,还导致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管理部门和计财处之间来回折腾。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分析“报账难、报账繁”是很多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社会也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