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科研人参与的研究发现1吨月壤中有12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嫦娥五号采样区背景图和水含量。图片来源: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这个问题不仅大众好奇,科学家也想知道答案。

基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探测到的数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他们发现,1吨月壤中约有克“水”,1吨岩石中约有克水。相关研究成果1月8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而在嫦娥四号登陆月球三周年之际,玉兔二号也迎来了“生日礼物”——行驶里程突破米!

图说:行驶过程中拍摄的撞击坑。图片来源: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月壤中的水来自太阳风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和探测,各种“实锤”证据让人们相信月球上是有水存在的。不过,人类还从来没有在月球表面原位直接进行过水的探测。

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了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在采样过程中获取了月表的光谱。“光谱仪是靠发现羟基或者水分子的明显吸收特征来测量水。”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何志平介绍,“通过分析3微米附近的光谱特征,就可以识别月表水并获得水含量。”

据了解,嫦娥五号光谱仪对采样区约2米见方的区域进行了光谱观测,除了月壤之外还包括了一块没有带回来的岩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嫦娥五号采样区的水含量在ppm(百万分之一)以下,而岩石中的水含量约为ppm——这相当于1吨月壤中大约有克水,1吨岩石中大约有克水。

需要指出的是,这儿的“水”并不是我们喝的“水”。光谱仪在月面探测到的“水”都藏在岩石中,水分子代表稍微加热就可以跑出来的“结合水”,羟基则代表需要较高温度才能析出的“结构水”。

那么,这些水从何而来?科研人员解释,结合样品分析,月壤中的水绝大部分是太阳风的贡献——太阳风里有很多氢,轰到月面与月壤里的氧结合形成了羟基或者水分子。

和月壤中的水含量相比,岩石中多出来的60ppm水有来自何方?科研人员推测,岩石是来自于比嫦娥五号着陆点本地玄武岩更古老的区域,多出来的水可能代表了月球内部水。

记者获悉,嫦娥五号是目前唯一一次既返回样品又获取到月表原位光谱的任务,样品能够详细分析水在月壤颗粒中的分布、存在形式,并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来源;而原位光谱可以与轨道遥感建立联系,能够研究月表水的全球性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

未来,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将在原位和轨道尺度继续探测月表水的含量、分布,这次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嫦娥六号、嫦娥七号的科学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图片来源: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神秘小屋”原来是它

在玉兔二号第36个月昼的探险之旅中,发现了“神秘小屋”,旁边还横亘着一个大型“幼年”撞击坑,一时间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