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向正轨的科研工作来自拖延症患 [复制链接]

1#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所在地,被誉为“亚洲水塔”。

高原的生态环境演变直接影响了大河下游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

了解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对于应对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因此,利用高分辨率湖泊记录重建青藏高原过去气候环境的演变历史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昂仁错地理位置

年夏天,我还在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我的导师吕厚远研究员召集课题组的成员开了一次重要的野外动员会,计划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昂仁错开展钻探工作。

很遗憾由于其他工作在身,我没有参加野外的采样工作。

昂仁错野外打钻现场

破开岩芯后的喜悦之情

后来,我被安排负责样品后期的测试分析工作。为了建立昂仁错钻孔岩芯的年代框架,我带着几个师弟陆陆续续测试了碳14、铅和铯样品。

然而,年代结果不是很理想,遇到了两个棘手的难题:1)钻孔碳库效应大得离谱,表层沉积物碳库年龄高达约多年;2)钻孔中部年龄倒转非常厉害,比最底部的年龄还老了多年。

以这样的年代框架我们是无法开展后续研究工作的。后来由于职称晋升和其他工作的双重压力,迫使我不得不暂时放慢脚步,工作几乎进入了停滞状态。

直到年晋升副研究员以后,终于腾出了功夫可以回头寻找这个被遗忘多年的“珍珠”。

未经碳库矫正的碳14测年结果

铅铯测年结果

后来,吕老师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青藏高原碳库效应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

我的师弟侯居峙老师,来青藏高原研究所工作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综述全新世高原湖泊的定年问题,把以前的年代学问题提出来,我们可以采取新的手段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开展新的科研工作嘛。

他接着说:“我了解到有一种新的测年方法叫古地磁长期变,可以用来交叉验证高原湖泊的碳14定年结果和剔除碳库效应,你可以请教一下其他老师和同行,尝试做下。”

在我导师的鼓励下,我重燃斗志,在我们所古地磁实验室预约了磁学参数的测试工作。

由于我们古地磁实验室的名号享誉世界,所以——店大口碑好,顾客挤破门。

负责人告诉我,只有在春节期间的后半夜才有班,你这段时间不愿意做,那就明年什么时间有空再过来做吧。

咳,时不我待,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了,就是硬着头皮也得做啊。

就这样,过年这几天我披星戴月地埋头实验。

古地磁实验室2G-测试仪

昂仁错古地磁长期变测试结果与东亚和全球标准曲线对比结果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磁学不是我的本专业,想要解读数据背后暗藏的信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我甚至去蹭了刘青松老师《环境磁学》博士生课程。别人是带着任务需要修满学分去的,我是带着数据要解决实际问题而来。

热心的刘老师和我一起充分分析和挖掘了昂仁错钻孔的数据,再加上所里磁学专业的几个师弟的帮助,令我茅塞顿开,进一步坚定了信心。

然而,好景不长,总是感觉跨专业难,跨专业的写作像叠罗汉一样——难(男)上加难(男),随后的拖延症梅开二度,让我再次停住了脚步,这一停就长达4年之久。

这次真是在哪跌倒就干脆在哪躺下。

时间来到年的春天,我受南京古生物所毛礼米教授的邀请到第二届《春天花粉论坛》作报告。

由于当时已经发表的孢粉研究成果已经做过报告,而新成果又没有成型青黄不接。

无奈之中,我忽然想到可以用还不太成熟的昂仁错定年的结果做个报告。

就这样我在一个花粉学术论坛会议做了一个“不务正业”的报告《利用三种方法解决西藏昂仁错沉积物定年问题》,报告下来反响还不错,会议发的报告奖励纪念品我至今还放在办公室窗台上显眼的位置上。

然而,好景不长,本来想借着参会后的热度,动笔开写,结果是拖延症上演帽子戏法,又拖了半年之久。

19年《春天花粉论坛》许清海教授颁奖现场

至今保留在办公室窗台上的《春天花粉论坛》纪念品

发生在19-20年之交的这次新冠疫情和一个事件彻底扭转了恶性循环局面。

侯居峙老师团队年在昂仁错开展了钻探工作,随后在年古气候研究成果发表在《全新世》(《Holocene》)杂志上。

我们团队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居家隔离期间,再也没其他杂事的干扰,自己还有什么借口可以继续拖延呢?

对抗心魔,坚持,坚持,再坚持!

就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我终于完成了文章初稿,并投到《第四纪地质年代学》(《QuaternaryGeochronology》)杂志上。

很幸运,审稿人对我们的意见都很正面,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我们认真回答和修改,甚至重新补充一些环境磁学的新实验数据。

最终论文在年底被接受(Xu,D.,Lu,H.,Jin,C.,Gu,Z.,Zuo,X.,Dong,Y.,Wang,C.,Wang,L.,Li,H.,Yu,Y.,Jin,Y.,Wu,N.,.ApplicationofmultipledatingtechniquestotheHolocenesedimentsofAngrenjinCointhesouthernTibetanPlateau.QuaternaryGeochronology6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