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m/虎嗅注:这篇文章来自清华经管学院第四任院长、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钱颖一。这是一篇关于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论文,据说是钱教授用一整个暑假的时间断续写完,但其实,它凝聚的可能是钱颖一更长时间的教育实践与心血——他从年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于年9月刚刚卸任,而在出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之前,他在中美两国已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中国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到底帮助几何?要想改善中国的教育缺陷,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些一直困扰着中国教育现状的、并不算新鲜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部分答案。
发达国家被人诟病的教育问题,往往是学生习得的基础知识不如中国学生多,但教育在中国的问题,恰好就变成了:中国人重视教育,但太简单地把“教育”等同于“知识”。中国的学生,多知识的积累,却缺少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是个存在已久的古老命题。而殊不知,中国学生长期缺少的这两种思维基因,其实是可训练、可测试的。
钱颖一为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列为大学教育的必要环节;增加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积累,比如写作、沟通、逻辑、统计、伦理、道德课程等以逻辑学为背景的学科;等等。
不管你是做学业还是创业,这篇文章应该都值得一看。
本文原题目为《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河南驻马店,汝南中学临时停电,学生打开自己的台灯继续晚自习课、。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于年12月18~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年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入校40周年。邓小平在年夏天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2年之久的全国高考,各省在年12月组织考试,是唯一一次在12月举行的高考。在多万名考生中录取27万,录取率只有4.7%,为历年来最低。级大学生在年春节后陆续入校。
从时间节点上看,教育改革先于经济改革。正是由于高考制度改革以及后来的教育改革,才为中国经济40年的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在评选年之后重大改革措施时,恢复高考被排在几乎所有经济改革举措之前,是有道理的。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们同样应该把教育改革放到重要位置。新的发展阶段对教育有新的要求和期望。本文探讨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教育应该更多聚焦在学生的思维发展而非知识掌握上,这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这个问题不仅与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直接关系,而且也是有关育人的一般性问题。
本文分为理念与实践两个部分。
在理念部分,根据我在大学基层教学单位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观察,提出关于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的一些新想法。第一节讨论教育内容从知识到思维转变的必要性,第二节聚焦批判性思维教育,第三节聚焦创造性思维教育。
在实践部分,通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称清华经管学院)的两个案例,说明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是如何落地的。第四节介绍清华经管学院本科批判性思维教育的9年历程,第五节介绍清华经管学院创建清华x-lab(清华x-空间)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推动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5年探索。第六节评述技术进步的影响,并对在中国推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理念
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的认知是知识获取(从学生角度)和知识传授(从教师角度)。目前的应试教育,更是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因为考试的基本目的就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的职责是学习知识,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这些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
中国小孩回到家里,家长通常问的问题的是:今天你学了什么新知识?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再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是为了更新知识。
知识有各种各样,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前沿知识,即使是在通识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