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何只有中科院北大 [复制链接]

1#

文|冷丝

栏目|学术趣闻

“中国知网”这一次又被众人推向了舆论的“火山口”,而事情的起因是中科院明确表态弃用。

当然,这种“弃用”也是出于无奈,中国科学院没办法每年付上千万元的费用使用这么昂贵的学术资源库。

其实,对中国知网心存不满,并非仅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在前几年也公开表态弃用中国知网,且提出了一些看法。

尽管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中国知网心存不满,但真正公开表态的单位,迄今为止恐怕也只有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了,其他众多高校表示弃用,但并没有在公开场合表态对中国知网的强烈不满。

所以,两个疑问被提出来:多年被诟病的中国知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何仅有中科院和北大这样的“大佬”敢于直言不满?

中国知网最大的问题主要有两点,而且都没办法让人接受。

一是作为学术共有的资源,却被完全垄断且商业化,学术资源成为了盈利的工具,这就让本应该成为公共资源的学术成为了学术研究、创新的障碍。

二是中国知网花费很少的资金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极为不公平。

尤其是问题的第一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学术界很多有识之士说,照此下去,中国知网很有可能成为阻碍中国学术发展的一颗“毒瘤”。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尽管很不动听,但发人深省。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相关负责人都对中国知网这种简单粗暴、只管盈利的做法深感不满,但因为垄断性的资源占有,这就导致大家无可奈何,甚至是敢怒不敢言。

因此,我们就能够理解,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这样的国内顶尖级科研、高等教育机构才敢出面表态,对中国知网说“不”!

国际上很多国家有类似于中国知网这样的机构,但是,国外大部分类似机构并没有把盈利放在第一位,而是对很多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专家开放,这就是中外的差异!

中国知网因为做到了对学术资源全覆盖,目前国内仅此一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其他和机构难以与其抗衡,我们也就能够理解,科研院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在抱怨的同时也只能忍气吭声地接受这个现实。

真诚希望中国知网“良心发现”,将学术共有资源的服务性放在首要的位置,将盈利功能放在次要的位置,那才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