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zlff/黑洞是宇宙中最神奇也是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人类对于黑洞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多年前,不过直到年,我们才首次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一睹黑洞的真容。最近,随着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王伟教授团队的一篇Nature论文,人们对黑洞的认识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该论文题目为“Sub-secondperiodicradiooscillationsinamicroquasar”(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所谓微类星体,就是指银河系内由一颗中子星或黑洞与一颗普通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王伟教授团队的研究目标GRS+就是一颗著名的微类星体,至年间,团队利用“中国天眼”(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对该黑洞首次开展高时间精度的射电连续谱光变监测,并在年1月和年6月的两次观测均发现黑洞存在微弱的射电脉搏,脉搏周期约为0.2秒。
该成果是在世界上首次观测到微类星体中亚秒级的低频射电准周期振荡的现象,并揭示黑洞系统的该准周期振荡现象与相对论性喷流直接相关。此次黑洞射电辐射脉搏的发现,对于揭示致密天体相对论性射电喷流的起源与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将打开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王伟教授团队
王伟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致密天体和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的研究,利用中国天眼,慧眼科学卫星、郭守敬望远镜开展多波段天文观测和科学发现,近5年在Nature及子刊等国际一流天文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该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古以来,浩瀚星空、无垠苍穹就是人类心生向往并探索不倦的神秘之处。以“星辰大海”为研究对象的天文学,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其中。
政策方面,天文学在《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发展规划中,均被列为重点基础学科来发展。同时,中国天眼“FAST”、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等国家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产生了大量对于天文领域人才需求。这些都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在天文学科上发力。
面向天文学人才培养需要,武汉大学应势而为,于今年3月12日正式揭牌成立天文学系,目标是发展成为我国天文学研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研究团队汇聚基地和高水平领军人才成长基地。天文学系现有学科方向涵盖引力波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紧扣前沿和国内外天文大设备科研目标,主要开展中子星、黑洞、引力波、黑洞双星、空间天文等方面的研究。
在这里,各类星体、系外行星的搜寻、黑洞,以及寻找地外行星和生命的科学方法等,都能在《普通天文学》《天体物理》等相关本科课程中得到揭示。目前,天文学系本科招生与往年一样,通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大类招生,学生进入大二之后再细分专业,天文学系招生名额在20至25人之间。
尽管天文学系的创建是在今年,但早在年,武汉大学就成立了天体物理中心,标志着天文学科建设正式开启;年11月,学校建立“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年年初,学校又成立天文本科英才班;年6月,学校成功申报“天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多年的积淀发展,为培养天文学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也孕育出了一个又一个顶尖成果。年,武大教授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了一颗在当时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年,学校团队与中科院高能所及国家天文台等联合发表研究成果,他们用慧眼卫星发现了逃离黑洞的高速等离子体。
此次武汉大学发表重磅科研成果,再次展现了武大人不断奋楫星海、逐梦星空的坚定信念。未来,学校努力将天文学系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天文学专业,在国际上形成较大影响力,为国家空间技术、航天技术等相关领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